...经不分类别地成为南京千年历史叙事的一环,而他们自己要做的,则是为这个一脉相承的历史叙事,做补强更新的工作: 陈、吕二志之所采掇也,事历八代,阅千数百年,遗文坠绪,变更而湮没者多矣!兹纂旧闻,继前轨有所不容己于记者。所以壮山川之灵秀也,作《名迹志》。 甘熙的《白下琐言》就是在这个与时推移、补强更新的原则下,进入了夹杂着官方叙事和私人杂忆的历史的殿堂: 高岑《四十景图》、余宾硕《金陵览古》,国朝书也,然于嘉...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10/c442005-4027463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10日7时28分8秒 英雄传奇、文化传承与“内伤”书写——《芝镇说》三论...,所以他让公冶祥仁写了一幅岳飞的《满江红》,贴在堂屋明志。这种民族大义,是儒家“扶危定倾”精神的体现,如黄梨洲所言:“扶危定倾之心,吾身一日可以未死,吾力一丝有所未尽,不容但己。古今成败利钝有尽,而此不容己者,长留于天地之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常人藐为说铃,贤圣指为血路也。”[④]正是传统文化中的“大丈夫”情怀,让芝里老人、公冶祥仁、雷以鬯等人,在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从这个意义上说,小说从乡野民间找...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227/c404030-32594583.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2月27日10时41分23秒 明代阳明学人的诗风:诗学与心学的交会...于良知,亦以道自重,推崇学问的教化功用,道仍为其推阐之要旨。以此为基础认识诗歌,自难免形成道重于诗的偏向,从而在创作上显现“头巾气”。在这一点上,耿定向可作典型。作为阳明后学中的重要一员,耿氏论学以“不容己”为宗,强调“心即道”(《明儒学案》卷三五),与持“童心说”的李贽意见扞格,故周柳堂有“天台重名教,卓吾识真机”(《明儒学案》)卷三五)之论。循之,其论诗以道为本,不回避时下颇受冲击的头巾说,称邵雍《...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512/c404063-32100524.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5月12日7时52分52秒 “倾盖如故”:滕固与吴宓...和熊希龄家族的情形,藤氏云为人贵在真实不欺,发乎至情,“今宓之对彦,似能有合于此标准,故应勇往坚持,不宜移易。至今后对彦表现宓之爱情所当用之方式,固以为不宜急遽,不能激烈。……且宓对彦之爱,既由本心所不容己,超乎一切实事利害之上,则虽连续表情,至老至死,而彦犹不感动,不通信,不晤面,不结婚,在宓亦当无悔无慊。盖其表示爱情之过程,即为有价值者也。……总之,宓对彦仍宜连续不断,自由表示宓心中之真情,而不问其...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1218/c404063-31511372.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12月18日8时49分50秒 《庄子》“小大之辩”两种解释取向及其有效界域...上的生长,如刘凤苞所说的那样,似乎被造物者的生生之气所鼓舞而不自知。这种竞相向上生长的景象,源自存在者内在生命力的自发运作,它是自我驱动的,也是不可遏止的。 在存在者“怒生”“并作”中,却更有一种不容己的力量在深层背景中推动着,正是这种力量使得自我驱动成为可能。褚伯秀强调:“并作”的“怒生”现象中的确有一种存在者所不自知的天机的触发与鼓荡: 天地,禀乎一气者也;万物,禀乎天地者也。自一气分而为天...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926/c404063-31374850.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9月26日11时55分12秒 说三国,话用人(四)...。三国志评曰:“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曹操:“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孙权:“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周瑜:“刘备以枭雄之姿。”诸葛亮:“刘公雄才盖世,据有荆土,莫不归德,天人去就...
原创#杂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yc/2010/2010-03-08/34220.shtml 发布日期: 2010年3月8日10时24分4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