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在一起,极具画意与诗情,梅花盛开的书屋环境,展现了对高洁、坚韧精神的追求;书馆周围栽植着神鸟凤凰栖息的梧桐树,显示出读书之处的超凡与脱俗。 小小斗室出名篇 提起民国时期的书房,很多人会想到鲁迅笔下的三味书屋,但实际上三味书屋是鲁迅少年时期读书的私塾。鲁迅长大后,在不同地方居住,有过很多书房。他在北京居住时,曾有过一个补树书屋。鲁迅在1916年5月6日的日记这样写道:“下午以避喧移入补树书屋。”“避喧...
文史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3/c404057-4046646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3日11时52分53秒 刘永松:云南8个人口较少民族作家文学纵览原创...别致。 艾傈木诺的第二部诗集《苇草遥遥》,虽语言风格和《以我命名》有所差异,但她独特的视角、丰富的想象力、出人意料的语言构思一样具有吸引力。 艾傈木诺的散文风格独特,文字洗练,情感真挚。她的散文《德昂三味》《一棵漆树的社会史》,展现了对自然的深厚情感及对生活的感悟,还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季节更替对自然界的影响。《德昂的门》通过描述德昂的古遗址和文化遗产,传达了她对民族传统和历史的尊重与热爱,同时也...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0/c404030-4046402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0日22时49分46秒 爱上旧书店的理由...快就意识到,钟先生也是从少年时代就开始买旧书。他把爱逛旧书店的理由,总结为“寻求发现的快乐”,实在是坦诚而又精当。那是1948年的冬天,时年17岁的钟叔河在长沙南阳街旧书店随意翻书,偶然间发现一部湖南三味堂刻印的魏源《元史新编》。虽然他对元史并无兴趣,但是“三味堂”这个名字,却让他茅塞顿开。由此始知“三味”一词乃出自典故,并非绍兴独有,解开了阅读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的困惑。这样一桩属于...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0/c404018-4046395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0日9时57分25秒 用“鲁迅”宣扬拜金?鲁迅之孙怒批伪文创...时,在线客服回应称,“这个不晓得,这是设计师的思路”。她还称目前这款没有现货,需要提前预订,最快15天到货。“这款后台订单显示有100多单呢!” 与此同时,客服向记者极力推销最受欢迎的那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冰箱贴,冰箱贴画面上,迅哥儿身着长衫背着挎包上学堂。“浙江(绍兴鲁迅故里)有这个文旅景点,加上语文课本里有这篇课文,如此热度带火了这款冰箱贴,这款每天都有20多个订单,基本上都是大人买给小孩的...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1/c403994-4045155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日16时46分38秒 徐则臣:我有一个比较坚定的、对理想中的好小说的想象...多生长在乡村的作家照样也写不好乡土一样。环境很重要,文学和精神的传统更重要,在一个形式上的现代和后现代社会里,如果你的精神难以实现相应的体认,没有真正的现代和后现代意义上的精神疑难,你就不可能写出个中三味。而我们的文学进程,整体上还处在乡土文学和现实主义传统的洪流中,要想从中抽身而出成为异数,谈何容易。 记者:你写故乡,写过往的那些小说,确乎是慢的,但当你写到城市,写到当下时就快起来了,所以就不合适写...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8/c405057-4044917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31日7时55分43秒 蛇妖故事与《白蛇传》...白蛇传》已经从原本荒诞不经的故事演变成为一个完美彰显封建家庭人伦的教化之作。 尽管《白蛇传》中将蛇妖演绎成一个有情有义的角色,但在更多时候,蛇妖魅惑害人的形象更为深入人心。直到近代,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还讲述了小时候长妈妈给他讲美女蛇吃人肉的故事。之所以人们世世代代用蛇妖的故事吓人,就是因为人们畏蛇,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于是,人们由畏生恨,将蛇与毒蝎合在一起,用来形容人心的歹毒。...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1/c442005-4043605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1日7时2分39秒 栾梅健:清末学制与五四新文学的发生原创...四书了。照例读四书的顺序,先读《大学》,次读《中庸》,然后读《论语》与《孟子》。”[17]对于一个天性活泼的少年来说,整天囫囵吞枣的背诵,只会让学生视读书为畏途。鲁迅曾将这枯糙乏味的场景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详细地记录了下来:“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像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读的书多起...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6/c404063-4043238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6日12时16分42秒 《天涯》2025年第1期|高凤华:父亲的雪...雪的。 他的童年,尘世安稳,风有风的模样,雨有雨的模样。每年的三九,该来的大雪总会应时而至。耀眼的白,半人深的雪被,使他的童年被欢乐包围。他和伙伴们一起堆雪人,打雪仗,唤猎狗,赶野兔,学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的方法,用一面竹筛在雪地里捕麻雀。为了让患上黄肿病的祖父在大冬天能喝上一口热鱼汤,他单衣薄衫去东港湖敲开厚厚的冰层。雪夜,燃烛读诗,《正气歌》是背诵得最熟的一首,常常把孟夫子的“吾善养吾浩然之...
新作品#报刊在线#《天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7/c418992-4042015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5日8时52分25秒 黄永玉先生二三事... 黄先生已经八十七岁了,但他精神矍铄,步履轻盈。虽然是初次见面,却没有一点违和感,接上他们,我们一起乘车去往绍兴。 知晓黄先生的大名,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当时,我在浙江电视台工作,“周末版”的读书栏目“三味书屋”派出几位年轻记者,到北京采访文化名人。在李辉的帮助下,他们采访了黄先生,还给我带来黄先生的签名本,书中有一句非常幽默的话:“搬起石头砸别人的脚。”我印象深刻。 很快,我们到达绍兴城区。因为事先与...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4/c404063-4042437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4日9时38分58秒 读画多随想...化、变革,一如人们在生活中摆脱困境,浴火重生。 清代画家虚谷喜作赤练蛇。在他的早期作品中,斑斓的赤练蛇盘踞在老树枝叶间,蛇头下探、长信频吐、双目炯炯,用笔肆纵,设色对比强烈。由此我想到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话:“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但直到现在,总还没有得到,但也没有遇见过赤练蛇和美女蛇。”一画一文,相得益彰。 齐白石的《草蛇图》中,一笔绘就的蛇浓淡相间,轻松自...
新作品#其他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0/c419926-4041599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2日8时51分7秒 到浦口去——纪念朱自清《背影》发表100周年...然后腰向左边倾斜着爬上站台的情形,我就想哭。我们都为人父母了,甚至如我,还早已失去了至亲。 1981年,我在上初中一年级的时候,语文课本上便有了朱自清的《背影》,当然还有鲁迅的《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茅盾的《白杨礼赞》和冰心的《小桔灯》《樱花赞》。那时,我不知道南京在北京的哪个方向,也不知道津浦线、陇海线,至于朱自清文中提到的浦口火车站,我想,与北京东郊的双桥火车站也差不多吧。因为,那时我...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1/c404063-4041622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2日8时28分41秒 诗人木叶:一首诗是数不清的花开花落...了《尼采》和《梵高》两首诗,莫老师没说什么,而且评为“优”,那是我对1990年代复旦美好的记忆之一。 我大学四年有两个春节未回家过年,而是去浙江安徽等几个地方寻访那些历史中的人物。兰亭流觞、青藤书屋、三味书屋、长江风物等等都在,却又已是另一种感觉,当一个人看到广义之美的崛起或消逝,都可能绝望,又会因为感到自己或许也能做一点点事而欣喜。就像一个诗人所说:“万物已如此完美,这正是我的困境。”我想,这个完美...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0/c405057-4041585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1日7时57分58秒 文学理论评论新著列锦(第八期)...凶猛》《尘埃落定》《妻妾成群》《繁花》《古船》《岁寒三友》《机电局长的一天》等作品的分析。从《小说的读法》中,读者可以读到程光炜及其一代学人的知识结构、精神结构和阅读史,以及他们如何解剖文本并求得其中三味。那些已经部分地进入文学史的作品重拭尘埃,显露出更清晰的内在肌理。 《沉思的旅程:贺绍俊文学批评自选集》,贺绍俊 著 春风文艺出版社,2024年4月 “当批评家意识到自己的批评实践是为人类文明创...
中国作家网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0/c403928-4040567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3日8时29分17秒 人文视阈下,语文教育的困境与出路...谈论文学的认知功能和培养人的功能。就近年来的高考命题情况,他指出命题质量有诸多现实问题的制约,需要从一些可触及、可用力的抓手应对目前的教育状况。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詹丹首先从当下青年骨干教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的误读开始,指出目前语文教学环节中缺乏耐心,无法回到具体语境的情况。他指出仔细琢磨原文在一定意义上是抵抗教条的有力工具。其次他指出中学语文教师口述项目是对已有口述访谈工作的传承,需要做长...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0/c403994-4040513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0日8时34分38秒 《人民文学》2024年第12期|胡竹峰:浒村月令(节选)...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后来,也有先生站在浒村学堂,一次次念起这首诗,每每读到“不知细叶谁裁出”的时候,将头仰起摇向后边,再拗一圈,又反向拗回去。很多年后读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看见绍兴先生和我村一样,也将头拗动,颇有些忍俊不禁。 浒村课堂朗诵,先生起首念一句,孩子们跟着,如此三五遍,才让大家放开喉咙高声朗读,岂料乱作一团,气得教鞭连连打在讲台桌子上,众顽童方才慢慢停...
新作品#报刊在线#《人民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3/c418925-4039491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9日9时3分58秒 汇聚思想智慧 抒写文化传承...巴扎黑”的汪星人和铲屎官少年一家人的生活趣事,这些故事汇集起来成为一场关于爱,关于成长和陪伴的旅行。 “鲁迅经典作品连环画”(5册)(连环画出版社)该系列将《阿Q正传》《狂人日记》《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5部鲁迅经典作品,以连环画形式表现。汇集程十发、陈云华、王重圭等知名绘画作者。这套书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使读者形象、直观地感受鲁迅的文学成就和精神品质有积极意义。 《轻舟已过万重山:...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0/c403994-4037921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0日10时20分54秒 《广州文艺》2024年第12期 | 左雯姬:后海的厨师...道菜的哪个方面?经典?新经典?……哪里是他能够变革的地方?怎样变革?在图纸的线条结构中,不知不觉穿梭出荷花的模样,印出叶梓菲的笑颜。 各种调料不断翻涌——葱、香菜的根熬制的葱油,秘制料酒和酱油,在烩制三味中,逐层叠加,渗透牛蹄筋,同时牛蹄筋在火候作用下软糯而吸饱了调味……他目不转睛地盯着图纸,脑海中的画面不断变幻。他仿佛可以触摸到自己所向往的东西了,在他熟悉的程序中添加一味,这一味——必然是贴合了自己...
新作品#报刊在线#《广州文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6/c419881-4037700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0日9时42分33秒 叶嘉莹的北京足迹...街的呈南北走向的胡同,这似乎与以前的胡同走向有着很大的区别。在实地考察察院胡同的时候,最起眼的标志物,或许是位于胡同东口外斜对面的那座建筑。那座建筑,曾被北京作家侯磊称作“北京读书人的地标”,其名曰“三味书屋”。 察院胡同23号是叶嘉莹曾经的家。这所房屋院落的消失,发生在本世纪之初。在叶嘉莹的童年记忆里,她家的官称是“叶大夫家”。这个“叶大夫”,是叶嘉莹的伯父叶廷乂,一位民国时期北平出名的中医。在叶嘉...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4/c404063-4037524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4日10时59分47秒 礼俗交融:如意文化的形成与演变“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引用了启蒙老师寿镜吾朗诵的一段话,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原文来自清代刘翰《李克用置酒三垂冈赋》:“玉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清嘉集初编》)这里,玉如意被唐代大将李克用当作战场上的指挥工具。 在传统文化中,如意的功能可真不少。从清谈持具到神佛所持法器,从止痒工具到赏玩、清供之物,在雅俗兼具的功用演变中,如意的文化内涵日益丰富。经历漫长...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2/c442005-4036739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2日10时30分16秒 鲍晶:我与孙犁的交往对一个人,知人知面,也许还能够做到,要知心那就难了。记得有人说过,孙犁“人淡如菊”。我以为,这是深知孙犁的人才能说出来的话。 说到“人淡如菊”,我便想起鲁迅幼年接受启蒙教育的“三味书屋”。当年,在三味书屋的匾额下,曾经有副对联——“屋小似船”“人淡如菊”。书屋主人只用8个有音、有形、有义的字,就创造出“简傲”“旷达”的意境,颇有魏晋遗风,彰显了中国文人的复杂性格。 中国文人受传统文化的影响,相互交往大...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0/c404063-4036541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0日8时44分5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