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24347 篇有关 七十 的页面,用时 0.275秒.

第1页  共1218页

【温故】四月,书、人、识

   ...选载中,周惠斌《“太太的客厅”与文人往事》写下林徽因家的客厅点滴,费慰梅的友谊,沈从文的信,冰心的“醋”,都在客厅——这个友人们的精神家园与知识人的文化空间里循环上演。这篇文章也是我们为纪念林徽因逝世七十年转载的系列文章之一。如诗文大家柳宗元所说,“不师如之何?吾何以成!不友如之何?吾何以增!”,人生一世,家人之外,师友最亲。《故人生死各千秋——〈师友记〉自序》一文配有丰富的图片,莫砺锋也将在新书《师...

文史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04057-4047204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5月1日0时37分29秒 【独家】人物 | 张楚:刀锋温柔

   ...,等老婆孩子按响门铃。晚间属于写作和朋友,酒桌上酝酿出《直到宇宙尽头》《风中事》等小说。饭后张楚会去河边,边散步边思考,夜晚河水沉静的呼吸声中,他写下小说集《中年妇女恋爱史》的大部分作品。 写作经年,七十多个中短篇后,张楚发现自己渐渐变成一个温暾的话痨,在故事本该结束的地方仍絮絮叨叨,他意识到,可能到了该写长篇的年岁——“我需要用一种更宽广深邃、多维立体的文体来审视、梳理跟这个世界的亲密关系。” 张楚...

新闻#本网原创精选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29168-4047190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16时18分8秒 打破边界的温暖力量

   ...的治愈。更难得的是,《苦尽柑来遇见你》选择在家父长制的传统社会中,以女性之间温柔的支撑力作为故事核,这不仅填补了韩国影视中“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叙事空白,也与全球当下的性别议题产生共振。因此这个通过回顾七十年家族史的“酸橘子”故事,能成为跨文化交流的爆款,它用十分东亚的方式,抚慰了世界都市青年焦虑的心灵,为他们提供了“附近的回归”,并由此重新“见己见亲见众生”。 《苦尽柑来遇见你》在丰富的时空叙事结构中...

艺术#影视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19388-4047129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8时31分38秒 小工子和泥瓦匠

泥瓦匠在春秋时期称为“圬人”,是自古以来代代相传的百工之一。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圬者王承福传》中写道:“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虽然“贱且劳”,也不是人人都干得了的,毕竟有“技”跟前头把着。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我在中学毕业后到了建筑工地,因为无技,只能给“圬者”——泥瓦匠当小工子,搅拌灰浆、搬砖运石。 我的童年与少年时代,优哉游哉,从没干过力气活。可一到建筑工地,情况就大不同了,一个萝卜一个坑,哪儿还有...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7/c404018-4046886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8时26分16秒 瞭望塔上的眼睛

   ...是中转台出现故障了。潘晓非披衣起身,一一检查中转机有关设备,果然,电瓶出了问题,导致中转机无法正常工作。他心里急呀,万一夜里发生火情怎么办呢?他赶紧把电瓶拆下来,背到身上,打着手电筒连夜下山。那电瓶有七十多斤重,背在背上将他硌得生疼。他深一脚浅一脚,路上多次跌倒,但始终护着电瓶,爬起来继续前行。电瓶背到维修点修好后,他又背起来连夜上山。 谁知,糟糕的事情还没完呢。次日夜里一场大风,又让红外线监控摄像的...

新作品#纪实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9/c404019-4047042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9日8时31分13秒 《广西文学》2025年第4期|杜怀超:致我的鲍村姐姐

   ...,太阳当空照,他就光着上身干活,不然扁担、缰绳、笆斗等会把衣服磨坏了。有人说,光着身子不是把皮肤蹭破?他的理论是,皮破了它能自己长好,衣服破了没布补呢。 稍微长大些姐姐也读书,学校是村里牛房或大队部。七十年代上学是不要钱的,或者学费只有一点点,几分、几毛钱,不存在因为学费上不起学的说法。可几乎没有人读到底的,从小学、中学读到高中,甚至上大学的基本没有,更多的人是上个小学二三年级后,就辍学了,原因是家里...

新作品#报刊在线#《广西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5/c418966-4046844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9日8时27分15秒 《雨花》2025年第4期|陈先发:烧造

   ...量,而是变量。对单纯的人来说,它是单纯的。对复杂而挑衅的阅读者,它是多义的、多向的、多变的。 烧造,对瓷土的处理,一如写诗对字词的处理:历经选土、粉碎、淘洗、沉淀、脱水、陈腐、拉坯、素烧、上釉、装匣等七十多道工序。粉身碎骨,出入水火,方有新生。我在龙泉街头闲逛,听到一些颇具意味的传说:制作上佳釉色,需采集七种乔木。开春砍伐的苦槠木,富含碳酸钾,能使釉面呈现玉质光泽;谷雨前后的马尾松,含硫量最高,煅烧后...

新作品#报刊在线#《雨花》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8/c419885-4046330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11时43分4秒 《天津文学》2025年第4期|李晔:清河湾大河

   ...年,和儿子也是聚少离多。现在儿子跟我这么贴近,我突然有些感动。 儿子说:“妈,利用这两个小时您给我讲讲吧,舅舅电话只是说,多了一个姥姥,你就不愿意回家了。我只是奇怪,姥爷年轻时为什么就没找个人呢?今年七十六了,倒找个老伴,比您还时髦呢!不过,这个姥姥要是姥爷自己喜欢的,那是好事呀!姥爷看着不声不响还挺酷!” 我佯装扬手,儿子脑袋一闪,离开了些。 “有些事,我跟你一样困惑。我读初三那年,你虎子舅舅的爹,...

新作品#报刊在线#《天津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7/c419004-4046229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11时40分14秒 风华不减还是美人迟暮?——浅析新世纪“70后”女作家的“中年写作”

   ...流与变》,《现代中文学刊》2023年第6期。 [3]邵燕君:《“美女文学”现象研究——从“70后”到“80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12页。 [4]宗仁发、施战军、李敬泽:《关于“七十年代人”的对话》,《南方文坛》1998年第6期。 [5]刘思谦:《女性文学的语境与写作身份》,《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6]张莉:《姐妹镜像:21世纪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中国社...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7/c404030-4046913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9时27分36秒 李林荣:文学中国的山西道路

   ...,就是对赵树理小说从全球知识左翼或所谓新左派价值立场和思想视域,给予意义全新的细致阐释和高度评价。而在此之前,赵树理和他的全部文学生活,在中国文学史的叙述流变和模式转化中所得的定位,正是整个山西文学近七十年来在国家文学的价值谱系中持续边缘化的典型缩影。 赵树理最初作为从素材选取、语言锤炼、文体创制到创作立场、创作宗旨都全面展现了充分成熟的(实际上同时也是充分自觉的)民族化、大众化和革命化成就的旗帜性的...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7/c404030-4046942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7日18时40分25秒 雄安新区再添特色文化名片 荷花淀派文学馆正式开馆

   ...。馆内主展厅以时间为轴系统展示孙犁先生生平与创作历程,生动形象地复原同口小学任教和耕堂等场景,馆内陈列手稿、书信等珍贵物品,声音互动装置辅以水鸟飞动、船只穿梭的声音,将观众带入诗意交织的文学世界。 “七十多年前,我的爷爷孙犁先生以一支笔、一颗心,将白洋淀的芦苇、荷花与人民的英勇抗争凝结成永恒的文字。1936年,23岁的他来到白洋淀畔的同口镇教书,这里的苇荡、渔舟、荷香与质朴的乡亲,成为他生命中不可磨灭...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7/c403994-4046889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7日8时30分32秒 毕淑敏:我完成了对昆仑山脉的承诺

   ...小说中的人是谁了。三是我想在生命末期把它完成。古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临近死亡的时候,客观上有利于我更多说真话,袒露自己的真实情感。 就这样,我把那颗种子,小心地埋到我70岁的时候。有一天,我想,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那就开始吧。也有一个小算计,我想再不开始,身体万一出了差池,就来不及了。 2 中华读书报:听说《昆仑约定》正式出版前还有过一次改稿。修改了哪些方面? 毕淑敏:出版前出版社印了个白皮本...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7/c405057-4046882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7日8时6分4秒 抗战时期的张元济

   ...版古籍影印本和传统文学著作,这些书籍均与当时国际政局无涉。它保持着一种低姿态。印刷和出版活动给大批留守职工提供了就业机会。在上海外国租界微妙的政治形势中,不可能有积极而充满生机的出版方针。 张元济已是七十高龄,并已正式退休,但他在商务印书馆的正式职务是董事长,要每年召开一次股东会。然而,他对商务的直接关注和崇高威望使他成为在香港的王云五和在沪机构负责人的顾问。这可以由该时期内王云五与张元济的频繁通信(...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5/c404063-4046820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5日10时4分35秒 张爱玲、宋淇与秦羽的电懋之缘

   ...角为蓝本的。但是,随后我们在张邝二人的通信中只见到零星提及《二八佳人》的撰写情况,例如一九五七年九月五日:「《二八佳人》还没有动手写,因为噱头不够多,想再等两个星期,多加上点材料。」(《纸短情长》,页七十)一九五七年十月二十四日:「前一向因为长篇写不出,所以搁下来写《二八佳人》,现在也仍旧如此。」(《纸短情长》,页七三)此后我们一直都没有见到张爱玲完成《二八佳人》电影剧本的数据。 但是,经翻查数据,我...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5/c404063-4046819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5日9时56分46秒 远离一条河流

   ...管铝块这类更值钱的东西。 卖得钱,就互相请客买羊肉串、买牛肉面、买凉皮子吃。 在铁热克镇,混杂着天南海北的口音,人们为了生活集聚于此,又因生活而作别。 和其他厂里工人一样,伯父家搬去了库尔勒,如今已近七十,定居在那边。 作别的意义,在小孩子看来,就是大人们多了一次聚在一起吃饭喝酒的机会。 小孩们当然会赠送心爱的玩具,但往往意识不到,再见很可能也是再也不见。 终有一天,轮到我们离开那里,成为别人相送的人...

专题#专题#《人民文学》“新浪潮”作家观察#创作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4/c459099-4046744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4日15时48分53秒 《人民文学》2024年第3期|马林霄萝:得高歌处且高歌

   ...北京广播电台的③!首席记者! 你呀,别吹牛啦,早点儿死了算啦! 嗐,我怎么都得比你晚死! 嗐!泡扎实了,变色④了!胡一刀今儿上钟没? 丰源浴室六个常驻搓澡师傅,加起来三百岁,年纪最大的胡一刀,年初刚过七十四。七月十五吃月饼,七三八四是个坎儿,这个坎儿,他胡一刀算是迈过去了。郑州、安阳、黄石的师傅,淡季都请假回老家了,冬至了再回来,只有胡一刀没走。浴池里一年四季暖和,不用受凉,能落个烟酒钱就行,手艺做了...

新作品#报刊在线#《人民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07/c418925-4021103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4日15时24分24秒 《百合花》:献给母亲和革命先辈的礼物

   ...送给母亲100岁的珍贵礼物”,王安忆真情流露的发言引发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她说:“如今人们记忆力不太好,(文学)世代更迭很快。母亲离开三十年了,我很感动上芭的艺术家们还能想到她的作品。” 艺术对话跨越七十年 1958年,茹志鹃在《延河》杂志上发表短篇小说《百合花》,刻画战争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碰撞与交流。上海芭蕾舞团邀请王安忆执笔改编,王舸担任总编导打造的《百合花》,是这部作品首次以芭蕾舞剧的形式与观众...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4/c419389-4046690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4日8时19分27秒 仰望的星空——《华夏石油和化工人》序

   ...学;我们在事业上积极地发展实业;我们在行动上宁愿牺牲个人顾全团体;我们在精神上以能服务社会为最大光荣。” 通过侯德榜的故事,我们知道了这个一生功勋卓著、人格高尚的中国化工泰斗,除了一举打破了索尔维制碱七十年的垄断,创造了世界领先的“侯氏碱法”,为中华民族争得了荣誉,将珍贵的英国皇家学会荣誉会员桂冠戴到在了中国人的头上,而且在新中国成立后,他还在世界化肥领域又树立了一座丰碑,即作为“碳化法合成氨流程制碳...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3/c404030-4046652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3日14时33分32秒 《作家》2025年第4期|裘山山:会写信的母亲

   ...居,无法享受天伦之乐,母亲的信多少能弥补一些。他一定很庆幸自己有个会写信的妻子。 五岁那年,我们一家总算聚在一起了。父亲调到石家庄铁道兵学院教书,母亲便带着我和姐姐随军,一家人过了七年团聚的日子。但到七十年代初,又分开了。父亲调到修路部队,在大巴山修筑襄渝线。母亲又带着我们姐妹俩随军,住在重庆北碚。 于是母亲又开始了她的写信生涯。那时我和姐姐都上中学了,母亲经常在信里告知父亲我们的情况,身体,学习,以...

新作品#报刊在线#《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8/c418994-4046327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3日7时30分19秒 《朔方》2025年第4期|相裕亭:村路无向标(中篇小说)

   ...间用小麦来兑换现金的农户而言的。对于储存了小麦,又直接兑换面粉的用户,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你想嘛,大表哥孬好也是个高中生,算起账来叭叭的。 农户把小麦储存在大表哥的面粉加工厂,原则上是一百斤小麦,兑换七十五斤面粉,个别颗粒饱满又去掉杂质的小麦,也可以给兑换到七十七斤、七十八斤,或八十斤面粉,八十斤是上线了。剩下的二十几斤是麸皮。 麸皮,类似于糠草,农户们一般不会去计较这些。 但大表哥拿麸皮当作宝物一样...

新作品#报刊在线#《朔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6/c418991-4046134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3日7时26分5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