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22 篇有关 《驼庵诗话》 的页面,用时 0.138秒.

第1页  共2页

“实过其名”的顾随先生

   ...岳下之马祖(禅宗洪州宗的祖师),而不愿足下成为孔门之曾参也。”不管是对学生还是对读者,顾随都希望能启发对方真正独立思考,而不是仅仅承袭自己的内容。 张中行讲到第二点“敢于并惯于说己见”时举了几则顾随《驼庵诗话》中的例子:“曹子建(曹植)有觉而无情思。《美女篇》虽亦写情思而情不真、思不深;而陶(陶渊明)有的诗其‘崛’不下于老杜,如‘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饮酒》第九首)。然此仍为平凡之伟大,念来有劲。常...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04064-4047162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10时12分37秒 孙郁:京派文学的先锋传统

   ...典学的风雅,印象中未能开掘其师身上鲁迅式的峻急感,以至后来的人不太知道顾氏的另一种笔墨。顾随的文章和小说常常流露出对于非写实的神秘的审美趣味的偏好,他的文学志向属于鲁迅方向,而非周作人式的平淡趣味。《驼庵诗话》有这样的陈述: “玄妙”与“神秘”不同。神秘是深的,而玄妙不必深。西洋大作家的作品皆有神秘性在内……恐怖也是一种诗境,但中国诗写此境情调者极少。西洋有人专写此境界,如法国恶魔派诗人Baudelair...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19/c404063-4032293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19日8时25分43秒 丁东亚:诗歌写作是为尽可能真诚地表达爱憎

   ...私人情感,可能会完全背对这个世界。 六、你关注诗歌评论文章吗?你写诗歌评点、评论和研究文章吗? 偶尔会关注当下的诗歌评论,更多是阅读理论书籍,譬如布鲁姆的《影响的焦虑》、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顾随的《驼庵诗话》、希尼的《诗的校正》,等等;作为文学期刊诗歌编辑,我更多时候关注的是诗歌文本,但诗歌理论无疑有助于个人对诗的深刻认知;偶尔我也写诗歌评论,但只会为那些我自己喜欢或欣赏的诗歌写。 七、你如何评价现在的...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12/c405057-4029700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13日8时20分12秒 诗文“摆渡者”的情深根由

   ...、到南京、到台湾、到美国、到加拿大……几十年颠沛流离,叶嘉莹始终将顾随先生授业的8大本听课笔记随身携带,被珍视为万不可弄丢的“宇宙之唯一”。 叶嘉莹后来把听课笔记交给了顾随先生的女儿顾之京,整理出了《驼庵诗话》,驼庵是顾随先生的别号。 《驼庵诗话》在出单行本之前,是《顾随文集》的附录。《顾随文集》也是由叶嘉莹先生推动并搜集顾先生逸散的文稿,于1984年编订完成的。此时,距离顾随先生1960年去世已经过去整...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28/c404063-4022564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28日9时45分45秒 精神之痛、暖意之唤的诗性塑造

   ....”这是她心系的,或者说是她所追求需要达到的境界。而“透明”是我看完她这本《空山语》所得的,她的诗心、诗性、诗见是透明的;她的诗语、诗话、诗句是透明的。“圆润”和“透明”在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和顾随《驼庵诗话》均有诗学阐述,我想宗晶一定有所研读和感悟,所以她的《空山语》诗行里就氤氲这两种品质的气息,她的诗有着如玉石如琥珀般的质感。波兰作家亚当·扎加耶夫斯基说到:内心世界,这诗的绝对王国,其特征即在于它的不...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830/c404030-40067140.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8月30日16时40分22秒 作为阅读者的顾随

在现今被广泛阅读的民国学者里,顾随以对古典作品的富于创造性的阐释闻名,《驼庵诗话》《苏辛词说》之类的“大家小书”深受欢迎,尽管前者是顾随讲课记录的选萃,后者是顾随自撰的语录体文章,但都成为诗学、词学领域的“经典”,甚至经常被人拿来与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相提并论。在文学阅读领域,随着时代的推移,顾随著作的接受与影响力也从被冷落的状态获得了滚雪球式的增长。虽然顾随的学术写作较少,主要集中于元曲研究,但是他经由...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608/c404063-40008700.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6月8日7时14分13秒 千川映月唱莲歌——“叶嘉莹著述版本图录与提要”创作浅谈

   ...者所写的关于叶先生的几篇文章。在内容上虽较为芜杂,但也能窥见先生的真挚性情。如《叶嘉莹听顾随授课笔记整理版本浅说》一文,系统梳理了自上海古籍出版社《顾随文集》至北京大学出版社《驼庵诗话》的出版概况。《驼庵诗话》出版完成距叶先生最初记课堂笔记之时已过八十载,叶先生几经颠沛,贵重物品或弃或失,而此笔记却珍藏未曾去身。仅此一事,足见叶先生对顾先生学识与师生情谊之珍视。此种重道尊师之美德,尤为今日之吾辈青年所应学...

理论评论#创作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424/c404032-32672188.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4月24日9时52分6秒 丁东亚、剑男:诗歌是肉身寄居与灵魂安放之所

   ...别的影响。 ▶ 丁: 在我的印象里,您一直是安静、沉潜的,纯净而儒雅。诗人的性格是否决定个人诗歌的走势与成就,我不敢妄加评判,但您的生活状态与写作似乎也一样,是隐匿与内敛的。近日读顾随先生的《驼庵诗话》,他说中国诗一向最讲诗品和诗格,诗是如此,书是如此,人也更应该是。您怎么看诗的品格与诗人的品格? ▷ 剑: 我在前面说过,我是一个性格偏于安静的人,纯净、儒雅谈不上哈,大家对我有这个印象,可...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111/c405057-32604533.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月12日8时37分47秒 现代诗话的杰作——顾随《驼庵诗话》

   ...》《文赋》、文学批评史,他是一个对文学有极强的心灵锐感同时又具备高超的文学理论感悟能力的人。所以,顾随可以说是一位全方位的文学批评家,也是具有创造性的文学理论家,此点,由《驼庵诗话》即可见出。 《驼庵诗话》封面上端印着一句话“与王国维《人间词话》并称‘双璧’”——其实,这也是我对《驼庵诗话》一贯的评价,而且我认为《驼庵诗话》的成就远超《人间词话》。学界对现代以来诗话、词话著作的研究,大多停留于以《人间...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110/c442005-32563082.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1月10日8时58分51秒 心灯独燃 真智烛照——应文浩诗集《吾心之灯》艺术特色小析

   ...或审问,让读者有一种自省的窒息感,仿佛溺水状态。他一直认为“活到如今/我时常感觉自己/身体和灵魂皆有湿气”有湿气的应文浩笔底显现的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和“秋水文章不染尘”的境界。 顾随在《驼庵诗话》里强调诗要有夷犹、坚实,更要有氲氤之气质,应文浩的诗水气洇漶,在朦胧的诗意里,传达他的人生思考和诗歌美学的文本追求,他的诗多如国画的写意,又不同于大写意,是小品式的半工半写的小写意。他让诗意如水墨在...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823/c404030-32509158.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8月23日9时37分47秒 冯强:这就是神祗退出后的空旷——华清诗歌的当代性解读

   ... [2]华清:《形式主义的花园》,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207页。 [3]吉川幸次郎:《宋元明诗概说》,李庆等译,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2-23页。 [4][5]顾随:《驼庵诗话》,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3页、29页。顾随还对“伤感”和“悲哀”做过区分:“伤感是暂时的刺激,悲哀是长期的积蓄,故一轻一重。诗里表现悲哀是伟大的,诗里表现伤感是浮浅的。如屈子、老杜所表现...

专题#专题#十号会议室-华清《镜中记》#相关阅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704/c447007-32465582.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7月11日7时50分22秒 网络动画:不断丰富中华文化的“可视化”新载体

   ...融情于“画”、诗“画”互彰的效果,散发出强大的感染力。 文学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结晶。中华民族是一个重情感的民族,“情”在中华文化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中华诗词把这一点体现得淋漓尽致。正如顾随先生在《驼庵诗话》中指出的,“诗中最要紧的是情”,“若无情便无诗了”,“河无水曰干河、枯河,实不成其为河”,“诗中之情亦犹河中之水”。我们诵读优秀的诗词作品时,总能从中感受到或深沉或直白或细腻或奔放的充沛情感。中华美...

儿童文学#动漫艺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627/c404076-32457392.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6月27日9时12分32秒 网络动画:不断丰富中华文化的“可视化”新载体

   ...融情于“画”、诗“画”互彰的效果,散发出强大的感染力。 文学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结晶。中华民族是一个重情感的民族,“情”在中华文化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中华诗词把这一点体现得淋漓尽致。正如顾随先生在《驼庵诗话》中指出的,“诗中最要紧的是情”,“若无情便无诗了”,“河无水曰干河、枯河,实不成其为河”,“诗中之情亦犹河中之水”。我们诵读优秀的诗词作品时,总能从中感受到或深沉或直白或细腻或奔放的充沛情感。中华美...

艺术#影视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627/c419388-32457139.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6月27日8时22分38秒 这就是神祗退出后的空旷——华清诗歌的当代性解读

   ... [2]华清:《形式主义的花园》,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207页。 [3]吉川幸次郎:《宋元明诗概说》,李庆等译,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2-23页。 [4][5]顾随:《驼庵诗话》,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3页、29页。顾随还对“伤感”和“悲哀”做过区分:“伤感是暂时的刺激,悲哀是长期的积蓄,故一轻一重。诗里表现悲哀是伟大的,诗里表现伤感是浮浅的。如屈子、老杜所表现...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125/c404030-32339589.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月30日9时32分52秒 顾随先生的讲堂

   ...书,速则易终而少味”。慢慢读来,也就发现,顾随讲诗说文,天花乱坠,好像照着文学史一路说下来,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但却不是没有系统,或者说,体系。这个体系,细无不举,大无不包。从最早收集在《顾随文集》的《驼庵诗话》中,可以更清楚地感受到这一点。显然是叶嘉莹最初整理讲课笔记时提炼出来的,有“总论之部”,有“分论之部”。“总论之部”讲诗的成分有“觉”“情”“思”,讲中国诗可以分“气”“格”“韵”,讲中国文字的风致...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1130/c404064-31949251.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11月30日8时54分6秒 《寄秋书》:多音部吟唱中氤氲纯正的诗意

   ...岚诗歌主体的重量感,并让她的诗有别于一般女性诗人的创作。事实上,这种区别归根到底是诗人自我学术的储备和使用使然。诗人情真,哲人理真,两者相融自然是一个高的境界。四是氤氲:向一种诗歌境界的朝圣。顾随在《驼庵诗话》里指出,诗有三种姿态:第一种是夷犹,飘渺;第二种是锤炼;第三种是氤氲。他说:氤氲是文字上的朦胧而又非常清楚,清楚而又朦胧。若说夷犹是云,锤炼是山,则氤氲是气。我认为这是三种诗歌境界。关于氤氲,我赞同...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1119/c404030-31937445.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11月19日16时19分31秒 顾之京:听顾随讲授诗歌的神髓

   ...”统一排列顺序,如此方成就《传学》一书的稿本。这时,献红将电子版文稿打印成纸质版,提出三个人要分别统看一过,目的是核准其中引文、搜检其中误字漏字、发现其中欠流畅的语句,此一道工序完成之后,由七万字的《驼庵诗话》经“顾随讲坛实录”到88万字的《传学》,才能算大“工”告竣,才能完全放心地交付给出版社。我们依此而行,各自通读文稿、校对文字。这样一项工作,我们做起来既不觉得烦琐又不觉得枯燥,这是在学习和享受一位前...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817/c404063-31824331.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8月17日8时22分47秒 刘玉凯:再说顾随与鲁迅

   ...传文录》,河北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第189页。 [49]《驼庵传文录》,河北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第235页。 [50]《驼庵传文录》,河北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第174页。 [51]《驼庵诗话》,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1页。 [52]《驼庵传文录》,河北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第213页。 [53]《驼庵传文录》,河北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第141页。 [54]《驼庵传文...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311/c404064-31627239.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3月11日10时1分48秒 诗人顾随曾向周作人请教学问 与冯至约定不作新诗(2)

   ...十年来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历程。当时叶嘉莹刚从加拿大回来,我们翻看她记录的父亲的讲课内容时,觉得很悬,很多话都不敢发表,恐怕不符合当时的要求。最后只能用摘语录的方式,摘了6、7万字,收在《顾随文集》的《驼庵诗话》里了。   1990年后,叶嘉莹又把一些讲课笔记给了我,我又整理出十几万字,这时就可以以单篇文章的形式出版了。   再后来,我觉得应该可以做全部的整理了。 2005年后,我就开始了关于父亲讲课笔...

文史#文史钩沉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3/2013-08-26/172060_2.html 发布日期: 2013年8月26日11时6分41秒 倒骑着滚烫的词汇奔跑(张柠)

   ...”,他倒骑上滚烫的词汇在奔跑。从这个意义上说,道辉的写作看起来十分具象、感性,但却带有强烈的形而上色彩。   另外,道辉的诗歌中还有很多“动作”的呈现——词汇都“变狼”了,诗歌当然就会奔跑。顾随在《驼庵诗话》中有一个说法:一般而言,诗人主要解决的是“是什么”的问题,诗人将自己理解的世界和事物用词语的形式呈现出来。哲学家要解决的问题是“怎么办”的问题,一般的诗人不做这种尝试。但也有诗人敢于呈现“怎么办”,...

评论#精彩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wxpl/2013/2013-08-19/171269.html 发布日期: 2013年8月19日9时7分1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