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作家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散文诗工作委员会委员、甘肃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已在全国各大报刊发表新诗、散文诗、散文近百篇(首),曾获甘肃省黄河文学奖、少数民族文学奖、2021年度中国十佳散文诗人、首届"记住乡愁"世界华文散文诗大赛金奖、首届中国散文诗大观奖、第六届甘肃省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鲁迅文学院第22期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创训班学员,出版散文诗集《记忆深处的甘南》《六个人的青藏》《青藏旧时光》《大地跫...
书汇#新作快读#D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5/c405065-4044630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5日12时53分41秒 第十四届“光影纪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颁奖盛典在京举办...纪录片奖、最佳创新纪录片奖等17个单项奖。其中,《里斯本丸沉没》荣获最佳纪录电影奖与评委会大奖。本届学院奖设置的特别奖颁奖环节,将“推动纪录片发展贡献奖”授予凤凰卫视《凤凰大视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住乡愁》、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纪录片编辑室》;将“特别贡献奖”授予纪录片资深策划朱贤亮,野生动物摄影师、野性中国创始人奚志农,纪录片摄影师潘大为、纪录片导演、制片人王新建,新闻工作者、纪录片人胡劲草。
艺术#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7/c404003-4039677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7日8时55分57秒 《朔方》2024年第11期|郭文斌:西吉文学三题...这桥,却以“寻找安详”为名,修在许许多多的读者心里。这促使我对文字更加敬畏,也更加深信,具有唤醒作用的文字,本身就是祝福,就是吉祥如意,就是一条“葫芦河”。 四 2017年8月,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剧组把撤乡建镇不久的将台堡镇列入第四季拍摄计划。当年10月正式开机时,我在航拍器中看到,葫芦河就像一个宝葫芦,雾气腾腾,美妙难言。如今,葫芦河已经变成一个能够和江南媲美的景观河道了。我的欣喜之情溢于...
新作品#报刊在线#《朔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8/c418991-4037114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9日9时49分2秒 郭文斌:文学进入眼帘是花朵,进入心灵是根...入作品年选,在文学期刊界独树一帜,四次进入国家农家书屋推荐目录,成为全国同类期刊唯一一家,其办刊理念被《人民日报》作为话题报道,被中宣部原创刊物调查组表扬。 2014年,郭文斌受邀担任央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文字统筹,并先后任撰稿和策划。十年的拍摄中,他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温度、美丽、优雅和强大生命力。今年1月1日,《记住乡愁》第十季开播。“行走多年,我真切感受着乡村的巨变。通过生动讲述乡村故事,希...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20/c403994-4032441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20日11时16分50秒 花盛:人生,是一场拔河...过隙,韶华易逝。但每想起那个元宵,那次扯绳,仍是心潮澎湃、历历在目,像一场铭心刻骨的梦,梦醒时,我亦不再年少。 3 扯绳,在小城及周边村镇较为盛行,但在其他地方却很少见。2016年10月,中央电视台《记住乡愁》栏目摄制组走进全国历史文化名镇:新城镇。因节目需要,在新城镇组织过一次扯绳。新城镇因洮州卫城而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据《洮州厅志》、《洮州卫城竣工碑》载,为明洪武十二年(1379)西平侯沐英所筑,明、...
专题#专题#跟着作家看临潭#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02/c459227-4029151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11日11时54分19秒 用文学书写中华文化之美...的乡村家庭生活、充满仪式感的节日氛围,描绘出文化传承的动人画卷。回想起来,郭文斌感到“那是一次近似狂欢的写作经历,面前是一个美得让人无法收拾的世界。” 2014年,郭文斌受邀担任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的文字统筹,有机会行走在中华大地上,更鲜活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温度、美丽、优雅和强大生命力。他曾写下这样的文字——许多台本,我都是流着热泪读完的……我甚至能够感觉到,祖先从远方伸过来的手掌,轻按...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09/c403994-4029585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9日11时8分2秒 来鄂省说鄂州...前往走马石参观,果然这是一匹骏马形状的巨石,尤其马头神似。我们纷纷留影。我给“走马石”拍了照片发给我的文学同行马拉。随即又有《光明日报》编辑饶翔留言,原来这里也是他的家乡。花湖机场以不俗的成就令游子们记住乡愁。 “走”在古语里有“跑”的意思,古典白话小说里称赞一匹好马为“好走手”。一个“走”字似乎表达鄂州花湖国际机场是以奔跑的速度向前发展的,这座巨大的走马石无疑蕴含着这种精神力量。 行程结束告别鄂州这块热...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28/c404018-4026650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2日8时48分39秒 故乡的河 文学的河...这桥,却以“寻找安详”为名,修在许许多多的读者心里。这促使我对文字更加敬畏,也更加深信,具有唤醒作用的文字,本身就是祝福,就是吉祥如意,就是一条“葫芦河”。 四 2017年8月,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剧组把撤乡建镇不久的将台堡镇列入第四季拍摄计划。当年10月正式开机时,我在航拍器中看到,葫芦河就像一个宝葫芦,雾气腾腾,美妙难言。如今,葫芦河已经变成一个能够和江南媲美的景观河道了。我的欣喜之情溢于...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24/c404018-4026247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24日9时3分51秒 郭文斌:长成弘扬传统文化的大树...,大概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这句话就成为我的座右铭。正是早在童年就形成的家国情怀、报效意识和“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人生理想,让我以文字统筹和撰稿、策划的身份协助中央电视台,完成六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节目。十年里,我写下了《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春天》《中国之中》《人类何以永续》《中华民族的精神吸引力》等随笔,其中近四年写的,成为《中国之美》的重要篇章。 也正是这样的人生理想,让我用十多年时间进行中...
理论评论#创作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11/c404032-4025443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11日15时52分52秒 《中国之美》:寻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与魂...体的中气”。在关于“乡愁”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之美”的另一番独特韵味。 总之,在现代化进程快速推进的今天,我们执着追寻和探究“中国之美”,本质上是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当代化的再造。因此,无论是“记住乡愁”也好,还是“中国之美”也好,无一不是大命题,它直指我们的“民族基因、文化血脉、精神命脉”,它不仅关乎每个普通中国人的情感归依与精神原乡,更是关乎整个中华民族在新时代境遇下的美学实践与文化行动。 (作...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22/c404030-4024119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22日9时54分40秒 郭文斌散文集《中国之美》:寻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与魂...之处,激发了读者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珍惜之情。 南京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丁帆,在手写贺信中写道:“《中国之美》的出版,不仅是百年散文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乡土文学‘记住乡愁’的心灵碑刻。作为专题性的大型散文,其主题之宏阔,落笔之精细,充分展示了一个作家人性的关怀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眷恋。”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朱静宇认为,以《中国之美》为代表的郭文斌的...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27/c403994-4022510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27日8时52分5秒 用生动影像展现美丽乡村图景...升级。《上新吧,福味》介绍了福建的宁德大黄鱼、东山小管等极具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同时邀请国内外知名厨师创新烹饪方式,让乡土食材“华丽变身”。与此同时,一批颇具影响力的乡村题材纪录片渐渐形成了知名品牌。《记住乡愁》已经播出10季,拍摄足迹遍布各地乡村,观众从中不仅能领略传统村落、优美风景、古朴风情,更能感受几千年来深藏乡村文化中的家风祖训、传统美德。 纪录片真实、直观,是面向海外受众讲述中国故事的生动载体。近...
艺术#影视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26/c419388-4022426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26日8时18分4秒 郭文斌《中国之美》:感受乡土生活的多姿多彩...开发等角度,阐述一种整体教育观,界说一种对于现代人来说十分重要的生命状态,“那就是在第一规定性里找到人生最低成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阳光、温暖、诗性、安详、喜悦充满每个人的心房”。于是,有了《记住乡愁》大型纪录片。以“关注古老村落状态,讲述中国乡土故事,重温世代相传祖训,寻找传统文化基因”为宗旨,纪录片展现传统村落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布局合理的人文景观、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独具特色的乡土风物、深沉...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25/c404030-4022378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25日10时5分23秒 制伟器之文港兮...对老祖宗制笔、卖笔的事情进行收集整理并设计成展览。他们打算通过建一座赣派风格、徽州民居特色的“中国毛笔文化博物馆”,把历史实物与文字记载放进展馆,将其有条有理地呈现出来给子孙后代看,他们期望帮助后来人记住乡愁,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他们大公无私,倾其所有,齐心协力,说干就干。也就几年的工夫,展馆于2021年建成了。 12000平方米的“中国毛笔文化博物馆”屹立在文港,内设有毛笔历史文化、毛笔实物、...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31/c404018-4020712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1日11时43分10秒 走进博格达尔村...造的过程中我们是偏向怀旧风格的。具体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个修旧如旧,就是在外墙面和屋顶上,我们统一使用的是仿真稻草和黄土麦草,整体风格就是为了体现出这个原生态的风格,让大家能够在这里找到乡愁,并深深地记住乡愁。第二个如旧修旧,就是在院墙外面使用的鹅卵石和枯树枝,都是我们本地的石材和木料,十分珍贵,就是想让大家在这里找到童年的感觉。第三个拆墙透景,就是为了让游客感受这个新时代农村的田园生活,将原来的很高的围...
新作品#纪实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25/c404019-4020272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29日8时44分43秒 新农人为乡村振兴带来新效能...,书写在新时代美丽乡村的幸福画卷上。湖南娄底的海归姑娘肖源在家乡建立了“水稻联合体”,川西高原上的阿勇、阿娟用电商帮助家乡人直播带货,浙东宁绍平原的杨一昕用新型农技建立了智慧田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住乡愁》栏目组近期播出的“加油新农人”系列节目就生动地呈现了中国各地返乡创业的“新农人”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和新动能,带动家乡更多人走向共同富裕的新实践。据统计,从2012年至2022年,全国返乡入乡创...
艺术#影视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27/c419388-4020410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27日8时10分15秒 守护历史文化遗存背后的千年古韵...街的锣鼓鸣响,到北京前门老胡同的烟火独具、广州永庆坊的乐声悠扬……古城古建、古街古巷、民风民俗,共同交织成丰满的骨肉肌理,构建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综合、最完整、最系统的鲜活载体,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让见证了千百年岁月沧桑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从根本上讲,对古建筑、老宅子、老...
理论评论#文化时评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22/c407521-4020112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22日9时15分48秒 习近平:文化传承创新的引领人...体融合,身体力行做国际传播话语转换。他对神话、史诗、说唱文学、说书、山歌、地方戏等民间文化艺术倾注极大热情,鼓励当代青年小说家、诗人、画家等创新,支持国产科幻电影突破。他还提出“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把“工业锈带”变为“生活秀带”,让田园风光和诗意山水并存。 有次习近平在新疆考察时,一位维吾尔族乡亲向他说起各民族要团结,应该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习近平此后多次提起这一比喻。“56个民族...
新闻#时政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201/c403991-4017137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2月1日22时54分6秒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推动文化传承发展...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统筹好保护与发展,要把老城区改造提升同保护历史遗迹、保存历史文脉统一起来,既要改善人居环境,又要保护历史文化底蕴,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 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越来越多历史文化名城走向整体保护、全面保护,历史文化街区更多采用微改造的方法,下“绣花”功夫……在城市肌理与乡土脉络中,看得见岁月留痕,留得住文化根脉。 既要保护好物质文化遗产,也要保护好非物质文化...
新闻#时政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131/c403991-4016990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月31日7时59分42秒 一湖清水,一座古镇...至今,村里人还保持着“河边住,水上行”的生活习惯。 传统文化是历史名镇不能脱离的“生命土壤”。在南阳古镇,我惊喜地看到,在挖掘古镇经济价值的同时,仍然注重运河文化的独特内涵,坚持“留住乡亲、护住乡土、记住乡愁”,把河湖景观的水韵和渔家文化的风貌相融合,开发出多个具有本土特色的旅游产品——渔家婚礼、鱼鹰捕鱼、观荷放鱼……不仅保留了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传统,也为乡村旅游发展注入了活力。 哨音悠悠,鱼鹰飞翔,精彩...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113/c404018-4015829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月15日8时56分4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