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7 篇有关 《菌歌》 的页面,用时 0.071秒.

第1页  共1页

曹霞:青年写作与流动的现代性

   ...菲利普·迪克的《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致敬时,也有着独特的危机感和未来性。在DeepSeek带来巨大震荡的当下,这些关于AI、机器人的故事尤为契合我们面向未来的忧虑,这种危机感也见于陈楸帆的《荒潮》《菌歌》《AI未来进行式》等科幻小说。超现实想象作为叙事技巧则为文本带来了丰赡的美学空间。在郑在欢的《我只是个鬼,什么也干不了》中,关于鬼的设想堪称黑色幽默,鬼不但不可怕,还乖顺呆萌,最后竟然被两个赌徒当作...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0/c404030-4043549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0日9时27分48秒 人工智能时代,这些科幻新作如何开启反思考的思考

   ...程获得彼此的控制或者和平共处。《陨时》,不同的人,面对同一种电子产品(这是科幻小说的前背景或者潜背景)“速时通”表现出来的不同认知,或者说,时间的加速并没有改变不同的人对时间加速后的世界的统一认知。《菌歌》是一部极具寓言式的作品,但这则寓言则要告诉我们,当人类步入到了几可以与地外文明对话的时候,我们(往后看)才发现,人类今天只不过与原始社会里的人——巫对话那样原始,顶多表达和表现的方式不同罢了。如《菌...

科幻#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930/c404080-32537644.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9月30日8时34分54秒 《收获》2022年第3期|陈楸帆:菌歌(节选)

   ...,五位作家“脑洞大开”,用幻想构筑未来,那些壮丽的“海市蜃楼”,那些美好的“天空之城”,映射的却是我们对宇宙、生命、自然、时间、科学、人性等命题的深刻思辨。从哪里来?往何处去?这也是文学永恒的主题。《菌歌》俨然是一场铺天盖地的技术入侵,人类与赖以生存的土地、万物之间息息相通,却被高科技阻断、拦截和切割,失去了与自然的联系,作茧自缚的人类还能走多远? 菌歌 陈楸帆 按篁村人的说法,喊天节祭礼...

新作品#报刊在线#《收获》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701/c418958-32463460.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7月4日8时34分37秒 《菌歌》创作谈:超越赛博朋克的未来想象

   ...能否创造出一种新的叙事,来共振、调解、整合存在于历史与未来、科技与人文、先进与落后、本土与世界、硅基与碳基之间的种种二元对立关系?来给予人们一种超越性的技术想象力,展望一种崭新的未来社会图景? 《菌歌》或许便是这样的一种不成熟的尝试。通过苏素与阿美的双重视角来展现少数民族村落被接入“超皮层”的过程,这既是技术、经济的融入,也是文化、心智的转型。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在数据主导的未来社会里,弱势群体将会...

理论评论#创作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628/c404032-32458941.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6月29日9时42分0秒 《收获》2022年第3期目录

长篇小说 入魂枪(石一枫) 中篇小说 化蝶(哲贵) 鹅湖疑案(李冯) 科幻作品专辑 2049(蒋一谈) 陨时(王侃瑜) 孤独终老的房间(郝景芳) 菌歌(陈楸帆) 无人驾驶(民啸) 尘海挹滴 真相(王彬彬) 生活在别处 上有天堂,下有苏里南(阿航) 明亮的星 陈先发:谁见过能装下它的任何一种容器(霍俊明) 陈先发诗选(陈先发)

新作品#报刊在线#《收获》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622/c418958-32453300.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6月22日11时36分47秒 2022年5月全国文学期刊目录盘点

   ...22年第3期 长篇小说 入魂枪(石一枫) 中篇小说 化蝶(哲贵) 鹅湖疑案(李冯) 科幻作品专辑 2049(蒋一谈) 陨时(王侃瑜) 孤独终老的房间(郝景芳) 菌歌(陈楸帆) 无人驾驶(民啸) 尘海挹滴 真相(王彬彬) 生活在别处 上有天堂,下有苏里南(阿航) 明亮的星 陈先发:谁见过能装下它的任何一种容器(霍俊明) 陈先发诗选(...

新作品#报刊在线#文学期刊目录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419/c436741-32402778.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6月22日11时35分40秒 橄榄坝

   ...寨。在这里,我们听葫芦笙,看孔雀舞,吃香竹饭,喝姑娘茶。但最让我们难忘的还是听“赞哈”,观看“贝叶文”。 “赞哈”是傣族的古歌谣,这些歌谣形式简单,节奏明快,如《蜈蚣歌》《打水歌》《摘果歌》和《拾菌歌》等。那日,给我们表演“赞哈”的是几个年龄稍大的傣家人,男的坐在长凳上拉乐器,女的演唱、跳舞。他们的感情都很投入,舞蹈动作本色而简单,像是在自家田园里劳动,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在一个廊下,我们看...

民族文艺#作品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127/c404100-32014281.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月27日16时25分7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