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连通伟大壮举的《八百里河湖》(作者丁利);记录1935年至1955年20年间中国电影重大转折,记叙新中国电影的中心怎样从上海转移到长春,“新中国电影的摇篮”怎样将电影的“种子”播撒到全国的纪实文学《电影北上》(作者鲍盛华);真实记录吉林省援鄂医疗队在武汉抗疫的奋斗经历,讲述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广大白衣天使的心路历程和家国情怀的报告文学《以白求恩的名义》(作者李春良);记述新冠疫情暴发后,吉林大学第一医...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629/c403994-32143824.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6月29日11时46分5秒 借助光影诠释生命的意义...,长影亦派出大批技术、艺术人员支援各兄弟厂的建设和发展。自成立之日起,长影累计为新中国电影事业培养输送了2000多名电影艺术和专业技术人才。由此,长影在中国电影史上的地位可见一斑。 长篇纪实文学《电影北上》,就真实地记录了中国电影自发端至新中国电影事业初立的那段历史。作者以从南方到北方的地域变迁为视角,以细腻的文学叙述为笔法,触摸1935年至1955年20年间中国电影的重大转折。全书展现了中国电影人在...
艺术#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619/c404004-32134561.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6月19日8时6分20秒 内地携手香港,华语电影更“靓”...、收益多了,更重要的是,香港电影人与内地合作的机会也更多了,方式更多元了。畅通的渠道使两地电影行业的交流更加便利,反过来,作为内容产品的电影也进一步促进了两地人民在生活和情感上的交融。 曾经,香港电影北上被视为香港回归后一个重大文化现象。有人认为,大批知名电影人去往以北京为中心的内地发展,造成了香港电影人才流失;与此同时,由于香港和内地文化与生活习惯上的差别,香港的编剧和导演们并不能把握内地观众的审美...
艺术#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0622/c404004-29354742.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5月13日8时6分2秒 “路人甲”的希望与绝望——从明星写影评说起...。可贵的是,尔冬升坚持了写实品质,没有让大明星和路人甲的相遇,泛滥成为不可收拾的灌汤大会,他更倾向于从中描述拍摄现场的日常生态。而站在“横漂故事”背后齐刷刷的香港导演群,似乎是尔冬升暗藏的私货——香港电影北上问题,依然占据《我是路人甲》的潜在关心。风格层面讲,电影透露出的生存主义气息以及一定程度的反高潮特点,均来自经典香港电影中日常生活一脉的重要经验。另外,影片中最为浪漫化的万国鹏和王婷的爱情,也让人联想...
电影#资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dianying/2015/2015-07-09/247686.html 发布日期: 2015年7月9日9时41分56秒 回顾2013:2013中国电影形态速写...却也 有意无意共享了国产艺术片的边缘命运和公众认知。也是在这一年里,国内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关于建立艺术院线的探讨和呼吁声音也逐渐多起来,并且有了起步 的迹象。 港台电影的短板 考虑到香港电影北上的势头和影响,这里也有必要探讨港片过去一年里的表现。美国学者波德威尔曾概括上世纪港片风格为“尽皆过火,尽是癫狂”,沿 用此语来看今年的港片,不妨说“仍然过火,强作癫狂”。《盲探》《风暴》《扫毒》《四大...
新闻#文化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ews/2014/2014-01-08/187919.html 发布日期: 2014年1月8日16时15分1秒 回顾2013:2013中国电影形态速写...却也 有意无意共享了国产艺术片的边缘命运和公众认知。也是在这一年里,国内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关于建立艺术院线的探讨和呼吁声音也逐渐多起来,并且有了起步 的迹象。 港台电影的短板 考虑到香港电影北上的势头和影响,这里也有必要探讨港片过去一年里的表现。美国学者波德威尔曾概括上世纪港片风格为“尽皆过火,尽是癫狂”,沿 用此语来看今年的港片,不妨说“仍然过火,强作癫狂”。《盲探》《风暴》《扫毒》《四大...
电影#酷评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4/2014-01-08/187893.html 发布日期: 2014年1月8日14时25分4秒 回顾2013:2013中国电影形态速写...,但却也有意无意共享了国产艺术片的边缘命运和公众认知。也是在这一年里,国内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关于建立艺术院线的探讨和呼吁声音也逐渐多起来,并且有了起步的迹象。 港台电影的短板 考虑到香港电影北上的势头和影响,这里也有必要探讨港片过去一年里的表现。美国学者波德威尔曾概括上世纪港片风格为“尽皆过火,尽是癫狂”,沿用此语来看今年的港片,不妨说“仍然过火,强作癫狂”。《盲探》《风暴》《扫毒》《四大名...
文学报刊社#文艺报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bk/2014-01-08/74064.html 发布日期: 2014年1月8日12时3分34秒 从《太极侠》看合拍片的文化实践...业化改革,日渐羽翼丰满的国产电影不仅拥有“与狼共舞”的筹码——硕大的内地电影消费市场,而且开始“与狼共赢”——变成电影合伙人。只是电影资本的跨国联合,并不意味着中国故事与好莱坞故事的无缝对接,正如香港电影北上造成港片失去“港味”,而太极师傅变身为太极“侠”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内地与香港的合拍片有两个基本的要求,一是主要演员中内地演员不得少于三分之一,二是故事情节或主要人物与内地有关。这就意味着这些以...
文学报刊社#文艺报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bk/2013-07-17/71012.html 发布日期: 2013年7月17日8时35分56秒 香港喜剧电影北上策略的得与失...模仿、搞笑作为表现手法本身并没有问题,大量的艺术实践证明,香港喜剧电影获得喜剧效果的重要方式,不应该被一味地否定。 选择对国外Chick Flick类型进行中国化改造的爱情喜剧类型,成为香港喜剧电影北上的策略之五,这也是香港喜剧电影在“港味”美学基础上的新超越。香港自上世纪90年代出现了诸多以好莱坞Chick Flick类型为蓝本的电影,如《孤男寡女》《瘦身男女》《嫁个有钱人》《百年好合》《恋上你的...
文学报刊社#文艺报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bk/2012-12-26/66667.html 发布日期: 2012年12月26日12时44分39秒 香港电影与内地电影差异化发展及其双赢...于明显,疯狂复制自己过去的作品,结果也败坏了大陆电影在观众中的口碑。今年上映的多部古装大片就是典型代表,基本是由香港导演执导。对此,我们应该理性地、科学地、清醒地认识和分析。 无论如何,尽管香港电影北上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从整体而言,依然可以说是得大于失,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双赢”。 香港与内地合拍片促进了内地的电影产业化全面改革和发展,也促进了多品种、多类型、多样化市场格局的形成,并在一定...
电影#学术看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2/2012-10-09/143102.html 发布日期: 2012年10月9日14时30分36秒 香港电影与内地电影差异化发展及其双赢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特别是CEPA实施后香港电影北上以来,从总体上看是得大于失,在很多层面实现了双赢。 众所周知,香港电影是电影史上的一个成功故事,被称为“东方好莱坞”。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香港电影是华语电影乃至世界电影版图上一支奇妙的力量。香港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际遇,中西交融的文化特征,高效专业的商业化社会形态,吃苦耐劳、开拓应变的香港精神,使其电影产业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经济的高...
文学报刊社#文艺报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bk/2012-09-28/65051.html 发布日期: 2012年9月28日7时55分4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