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常性,见证着人的变迁。王安忆的《天香》《考工记》等作品中关于物的书写就有此意味,人随着时间的流逝浮浮沉沉,而老宅、刺绣等物却始终在冷眼旁观。物同时是人的延伸,是人的情感的寄托与归宿。彭家河的散文集《瓦下听风》中书写农村的各种器物,诸如瓦片、铁锈、石器,物的变迁正是乡土社会一种裂变的直接写照。 此外,博物书写也蕴含着一种技法革新。以内容的新颖奇特来实现小说的革新,与那种纯形式的追求有着明显的不同。藿香...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527/c404033-32431878.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5月27日11时3分58秒 罗伟章等三位川籍作家与读者“云交流”...网上某直播间里举行。四川省作协副主席、四川文学杂志社社长、主编、小说家罗伟章和另外两位四川作家彭家河、凌仕江,与读者进行了线上交流。三位作家分别以自己的作品(罗伟章长篇小说《谁在敲门》、彭家河散文集《瓦下听风》、凌仕江散文集《蚂蚁搬家要落雨》)入手,分享了对故乡、写作的感受和看法。 彭家河、凌仕江、罗伟章与主持人(从右至左) (图片由彭家河提供) 在罗伟章看来,故乡是生命成形的地方,也是自己...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509/c403994-32417766.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5月9日15时15分11秒 对谈:向土地和传统致敬...敬”川籍作家作品线上交流会在天猫当当官方旗舰店举行,四川省作协副主席、四川文学杂志社社长、主编罗伟章携青年作家彭家河、凌仕江,青年批评家刘小波与数万名读者,结合长篇小说《谁在敲门》(罗伟章)、散文集《瓦下听风》(彭家河)、《蚂蚁搬家要落雨》(凌仕江),围绕故乡与创作、个体与时代、文脉的传承、“博物”书写等话题进行了分享和探讨。 故乡是文学的实验场 刘小波:今天分享的三部作品都有一个共通的主题,故乡...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509/c405057-32417676.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5月9日11时1分43秒 作家彭家河:用散文书写雪山下的公园城市... 【人物档案:彭家河,中国作协会员,四川省作协副秘书长、创联部主任。他已在《山花》《花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纯文学作品100万余字,出版散文集《在川北》《瓦下听风》《湖底的河流》。《瓦下听风》获四川文学奖、孙犁散文奖。《走进成都》《瓦下听风》《雨开花》《湖底的河流》等多篇文章被选为全国多省市中学语文阅读考题。】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318/c403994-32378023.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3月18日8时30分28秒 王兆胜:中国现当代生态散文的物性书写类型...乡》《作为故乡的南太行》也着力写现下乡村景象及其人与事,那些最能代表现时感的物与物性描写,为其生态散文增力和扩容。杨献平曾强调现实主义在场感,即“大地原声与现场精神”,推重散文原生态写作理念。彭家河《瓦下听风》是以“物”和“物性”作为镜像,对中国当代社会发展有细致观察与深入思考,是现代性的省思。在此,既有乡村各种老物件,也有当下的事物意象,从而为生态散文的物性书写赋予时代感和现代意识。有评论者称:“《瓦下...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310/c404030-32371505.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3月10日9时18分9秒 带不走的家乡与青瓦——彭家河乡土散文集《瓦下听风》的创作特色摘 要: 彭家河系列乡土散文作品集《瓦下听风》,从“我的生活”出发,不落窠臼,力图消解浅泛平庸的思维套路,也不肯迎合商品潮流去猎奇求怪,以渲染或丑化的方法博取读者的眼球。于地缘文化的追忆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撷取生活真谛,体验生命意义,将笔触探入当下世界“我们的生活”,由“我”的视角向“他者化”转化,从而实现距离审美,从传统落后的乡土诗意突围,于“生存”困惑种种羁绊中走出,迎接乡村发展,不失冷静而热诚地...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804/c404030-32181001.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8月4日9时56分15秒 蒋蓝:剑走偏锋的怪兽梼杌21世纪以来,以阿来《大地的阶梯》、蒋蓝“天府三部曲”(《蜀地笔记》《成都笔记》《锦官城笔记》)、周闻道“在场写作”系列、彭家河《瓦下听风》为代表的四川散文,以地方书写为载体,对人类命运、文体革新、文化认同,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历史的复杂关系,做出了极为有益的探索。 作为新散文的杰出代表之一,蒋蓝耗了近10年工夫,从自己交往或采访过的几百位蜀地人物中反复甄别,精选了13位能够代表自己价值观的奇...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802/c404030-32177725.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8月2日9时18分45秒 1月文艺联合书单|我为什么自己的书一本没写...小说以碎片化的叙事方式展现有关成长、婚姻、家庭的恒久思索,爱尔兰式的幽默则与孩童的天真无邪相映成趣。一桩桩明亮而忧伤的童年往事,一幕幕低徊心间的动人回忆,组成了这一部平淡中寄寓深情的经典佳作。 《瓦下听风》 彭家河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一部关于在城市化背景下农村转型、农民命运、农业发展的个人散文集,通过对川北乡村风物的书写,刻录了一个时代的历史切片。全书分“乡村进化史”“城市心灵史”“...
书汇#图书排行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111/c404069-31995864.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月11日9时49分27秒 《瓦下听风》《瓦下听风》 作者:彭家河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12月 ISBN:9787559828576 定价:56.00元 编辑推荐 直面当前中国农村的社会转型,观照时代的焦灼与裂变。 写出了一个时代的乡愁,唤起了普遍的共鸣。 作者仿佛手拿放大镜和显微镜,极耐心地观照并透视乡村及世界的“边角”,细密而隐忍。 内容简介 《瓦下听风》是一部关于在城...
书汇#新作快读#W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1222/c405084-31975512.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12月23日10时18分22秒 《瓦下听风》《瓦下听风》 作者:彭家河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12月 ISBN:9787559828576 定价:56.00元 瓦下听风 瓦是乡村的外衣。 当我再次提起瓦的时候,已远在他乡。多年没有回老家那个小山村,想起故乡,眼前还是当年离开时的景象。绿水青山不见苍老,而我却早生华发。 在川北延绵而舒缓的群山中,村落就像灌木丛,一簇一簇地分布其间。远远望去...
书汇#书摘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1223/c404067-31976304.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12月23日9时31分40秒 新世纪二十年中国散文创作走向...这些描写角度新颖,思维敏锐,多有见地。还有一些写“物”的散文集,它们分别是阿来的《成都物候记》(2019年版),杜怀超的《一个人的农具》(2011年版)、《苍耳消失或重现》(2016年版),彭家河的《瓦下听风》(2017年版),祖克慰的《动物映象》(2018年版)、《鸟声中的乡愁》,王族的《悬崖乐园》(2001年版)、《狼界》(2007年版)、《兽部落》(2008年版),鲍尔吉·原野的《草木山河》(201...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1205/c404034-31956279.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12月6日9时17分14秒 《湖底的河流》...部县人,“70后”写作者,在《山花》《花城》《散文》《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100万余字,出版散文集《在川北》《瓦下听风》《湖底的河流》。曾获四川文学奖、孙犁散文奖等。《草木故园》《瓦下听风》《锈》《湖底的河流》《远去的乡村》《捕风者》《怀念麦子》《米》《川北可采莲》《雨开花》等多篇散文入选全国多省市中学语文阅读试题。 目 录 第一辑 • 一棵树的世界观 雨开花 瓦下听风...
书汇#新作快读#H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316/c405069-31633788.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3月16日9时35分22秒 鱼鳞瓦...是好风景。我忍不住在路边停车,远望河对面那林间的老屋,看那白墙与黑瓦。 层层叠叠鱼鳞瓦构成的屋顶,斑驳的样子,真美。 我喜欢鱼鳞瓦。 在浙西南乡间,这样的瓦曾经随处可见。童年时候,我们坐在瓦下听风。风是从山巅松林吹起来的,经过山涧,掠过鸟的翅膀,遇到一座屋脊,顺势栖落,继而从瓦隙间钻进来。风钻进来的时候,打了一个长长的唿哨。 天井是风的大门。夏夜我们坐在天井里,仰头就是满天星斗,夜空湛蓝。...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417/c404018-31033599.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4月17日7时21分41秒 《朔方》2019年第2期|彭家河:每天穿过春熙路...70后”,四川省南部县人,四川省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山花》《花城》《作品》《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散文选刊》等,有文字入选《2011中国散文年选》《2012散文选刊佳作选》,出版散文集《在川北》《瓦下听风》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这是一条街名的由来。 每天要穿过的高楼的下几条巷子和步行街,一直都是熙来攘往,春光肆意。我佩服两千多年前那个称为老子的人,在他一句话里只取两个字,就成为国...
新作品#报刊在线#《朔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322/c418991-30990016.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3月22日9时6分25秒 彭家河《瓦下听风》:城市化进程下的乡村生态实录...潮”是伴随着迅速扩大的城市而生,城市周边的大量土地被开发,需要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投入建设,而这些土地和劳动力都来源于农村。来势汹涌的城市发展几乎将乡村的“血液”抽离,而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农村问题。在《瓦下听风》中,彭家河专门设立了“城市心灵史”的章节,讲述一个“跃进龙门”的农家子弟对城市的感受。与很多出身乡村进入城市的写作人一样,彭家河的城市叙述往往又回到了乡村,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城乡变迁对个体所产生的影...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1015/c404030-30341708.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10月15日11时2分9秒 《当代文坛》2018年4期目录... 光辉灿烂的梁光正——论梁鸿《梁光正的光》中的梁光正 |廖四平 赵乐瑄 “被唤醒的空间”——刘国欣“民间陕北”书写中的文化记忆 |王文胜 论乡土作家的自我探寻与身份突围——以彭家河散文集《瓦下听风》为例 | 王飞 论鲁迅与知识分子的思想对话 |蒙泰赛尔 新观察·新城市写作专辑(主持人:杨庆祥) “新城市文学”的想象与实践——兼谈邓一光深圳书写的文学伦理 | 陈培浩 台湾学界的王...
新作品#报刊在线#《当代文坛》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702/c419031-30105537.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7月18日16时39分31秒 彭家河《瓦下听风》:乡土作家的自我探寻与身份突围...种赋予彭家河的乡土散文很强的内容张力,同时也使他在作品中完成了乡土作家的自我身份突围。 关键词:乡土文学;身份突围;彭家河;瓦下听风 草木故园、麦子的流年、远去的乡村……彭家河在散文集《瓦下听风》中,站在过去与现在接壤之处,用农具、铁锈、麦子、米、草、失踪者、捕风者、妄想者等一系列看似陌生的意象,娓娓道来,勾起每个人心底共有的情绪,那是后传统时代整个社会的乡愁。怀旧的话题在今天本身也已经旧了...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710/c404030-30137306.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7月10日8时59分29秒 《散文海外版》2018年第3期目录...人间 李修文 疼痛有时 刘 汀 少年往事 张惠雯 忆抓蟹 姚鄂梅 人物绘像 她多么爱生活,爱得太多太多 王安忆 正月里冻冰立春消 王 选 性情写作 隐身树 甫跃辉 瓦下听风 彭家河 从花儿变成大海 艾 平 菩萨的香火 刘星元 一片森林 周齐林 北方的庭院里 张莹莹 火柿子 李广玉 流失的时光 马卫巍
新作品#报刊在线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323/c416204-29886083.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5月15日22时48分14秒 《瓦下听风》:走在城市里的乡村捕风者作为一个同样离开乡村、在城市里漂泊多年的写作者,我在彭家河的新著散文集《瓦下听风》中,读出了原本在我内心深处的隐忧和疑惑。 我们在城市漂泊多年,始终像彭家河笔下的“捕风者”,试图从每一缕风中辨识出乡村的味道来。有一天,我在微信朋友圈里转发了彭家河的散文《锈》,一个中学同学立即留言,问作者是不是我们老乡,说文字中有“那么纯正的家乡农村体会”。显然,我的这位同学,也是一位漂泊在城市中的“捕风者”,他在《锈...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509/c404030-29974387.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5月9日9时40分43秒 《瓦下听风》:“逝者”无声亦有痕...一些陈旧的玻璃碎片,对着阳光折射世界人生的斑斓,并将影子投射到依旧斑驳的古旧城墙上。 在现实世界与文学世界,我们往往更重视那些“逝去”的人与事。彭家河也是一位对于“逝去”的哀悼者,就如他的散文集《瓦下听风》这一题目所呈现的意象一样。不过,与许多作家写“人情”的逝去不同,彭家河主要是写“物”的,写那些与人情相隔、相远的事物,这就带来其“逝者”的独特性。 一般而言,不少写“物”者,都带有强烈的人情色彩...
评论#作品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329/c404030-29896077.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3月29日8时55分3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