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427 篇有关 《大淖记事》 的页面,用时 0.177秒.

第1页  共22页

王彬彬:汪曾祺小说与民间匠艺

   ...对民间绣花工艺的介绍。1980年,汪曾祺写了《岁寒三友》,是对1946年的《最响的炮仗》的重写和扩充。其中,对炮仗店制作各色炮仗的技术叙述得更充分,也塑造了一个民间画匠的形象。1981年,汪曾祺写了《大淖记事》。大淖边上生活着的,本就是各种各样的手艺人,而对锡匠技艺则有更多叙说。1982年,汪曾祺写了《王四海的黄昏》,写的是浪迹江湖的卖艺者的故事,当然对那所卖之“艺”有精彩的叙述。1983年,汪曾祺写了《...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0/c404030-4045704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0日23时36分55秒 南帆:当代中国小说的文体演变

   ...官印象释放出来,蓬松地膨胀起来,甚至淹没事件框架的清晰轮廓。心理小说的另一支脉络是散文化小说。由于抒情大量进入叙事,小说的情节仿佛出现“软化”,小说与散文之间的界限不再清晰。汪曾祺是代表性作家,他的《大淖记事》或者《受戒》可以视为散文化小说的名篇。 80年代出现的另一种小说文体可以称之为拼贴式小说。小说中间出现多个独立的形象系列,这些形象系列不是相互衔接的,而是横向拼贴于同一个空间之中,尽管文字不得不按照...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8/c419351-4045550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9日9时0分46秒 人间送小温 ——回忆汪曾祺

   ...等多方面因素,他认为自己熟悉的题材和擅长的写作方法与主流文学均有距离,反复思考之后,他决定搁笔改行当编辑。直到新时期到来之后,他才在改革开放解放思想的时代精神感召下,60岁重返文坛,并迅速以《受戒》《大淖记事》等一组以高邮往日生活为题材的作品,用别具一格的艺术手法,震动文坛,风靡全国。 高邮人读汪曾祺,比其他任何地方的读者更仔细更理解他。其中自然首先是亲朋好友,包括他的小学同学刘子平。他见汪曾祺一篇接一篇...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7/c404063-4045455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7日8时47分21秒 一本有情之书——评《“文人”汪曾祺研究》

   ...的文学创作,就只能看到有情的人间之一角而已”。而将这些零散的领域连缀起来的,是著者和所论对象共有的对人、对世界的一汪深情。 “情”是汪曾祺身上最显著的标签,人们最为熟悉的是他在新时期复出后以《受戒》《大淖记事》为代表的那些所谓表现人情人性之美的小说,这些小说奠定了几代读者对他“中国式的抒情的人道主义者”的印象。作者擅长细致的文本分析,痴迷于挖掘文本深层更多层次的意蕴。通过他的探究,我们体会到了《受戒》这杯...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4/c404030-4044526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5日9时4分40秒 周荣池:一朵飘自南角墩的云

   ...豪,更是因为他们及其诗文成为某种浸润在街头巷尾甚至家长里短之中的一种深情与深刻。如果说秦观的婉约词更多是古代一时的公共风气,那么汪曾祺对市井生活的书写带给我们更明确的启发。 汪曾祺的作品如《受戒》或《大淖记事》等多是写故乡的市井生活,也是写他自己的性情人生。除了家学渊源之外,县城高邮也给他一方风土的丰赡,特别是本地人生性慈悲与淡泊的暗示。他在《我的创作生涯》中说道:“我很喜欢宋儒的一些诗:‘万物静观皆自得...

理论评论#创作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9/c404032-4044212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0日9时27分48秒 通往“天尽头”的寻觅之路——读赵命可小说集《到天尽头去》

   ...表达留白手法言简义丰的效果,宋代陆佃《埤雅·释兽》形容其是“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从具体的文学作品来看,作家在创作中使用“留白”手法,一方面在表达效果上并不写满写全,而是留有想象的余地。如汪曾祺在《大淖记事》中写到保安队刘号长奸污民女巧云的情节时,用几句简单的文字代替了大段的内心独白,将巧云内心复杂的心理状态交给读者去补充、去品味,从而使作品获得更大的艺术张力。另一方面,从小说的结构方式而言,留白可以称...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5/c404030-4042571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7日9时24分55秒 《北京文学》:在笃定创新与敏锐开放中前行

   ...一时一地的火爆得势,而是文字独特的生命力,靠的是文学润物无声的力量。当年《受戒》并没有获奖,正像杜甫并没有被殷璠选入收录开元天宝间诗选的《河岳英灵集》。1981年他获奖了,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授予他的《大淖记事》。 今年恰逢《北京文学》创刊75周年。回顾历史,或许可以这样说,如何理解北京、书写北京,一直是《北京文学》矢志不渝的追求,也是它开拓前行的动力。新岁瞻望,万象更新。今年《北京文学》将一如既往继承老舍...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1/c404030-4042336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1日21时23分58秒 AI不过如此,真作家的意义不会丝毫流失

   ...,对于真正优秀作家的文学语言的弹性能力和审美增值能力,更是无法企及。漫说AI永远无法创作出《红楼梦》、《追忆逝水年华》、《为芬尼根守灵》、《罪与罚》等无数优秀而伟大的个体道德和心灵救赎作品,即便是如《大淖记事》、《荷花淀》、《大教堂》等个体风格性极强的优秀短篇小说,AI也是望涯无追。哈马贝斯早已认为,一切技术升级或翻新,其所代表的工具理性在技术、经济活动与官僚主义具有“系统性”作用,但文学当中的人文精神是...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3/c404033-4041793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3日9时46分17秒 惬意水乡

雨中访江苏高邮,淡而有味的生活意趣,不期而遇,却又恰到好处。有人从跟前走过,拿着本书,封面“汪曾祺”三个字,温暖如初。我听见《受戒》里明海与英子纯真的笑,看见《大淖记事》里的巧云与十一子,还有《八千岁》里的吝啬老头。“人说故事像说自己,人说自己像说故事。”雨幕中,似看见一老者手持烟斗,笑意盈盈。 青砖黛瓦的老宅,蜿蜒的小巷,收藏欢笑的运河,一下子明朗起来。四季更迭,其间有农耕之趣,亦有围炉夜话,雪覆屋檐是...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22/c404018-4038715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2日9时25分34秒 张学昕:短篇小说的结构如何“灵动”

   ...开大合,没有强烈的戏剧性,没有高峰,没有悬念,有的只是很平静的叙述,文字就像流水一样,缓缓地向前流淌。 我曾描述过我对汪曾祺先生的阅读记忆:上世纪八十年代,汪曾祺的小说《异秉》《岁寒三友》《受戒》和《大淖记事》等作品一出现,就让人们眼前一亮,其叙事文体、气韵、格调都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形态。大家齐声说好,但究竟为什么好,当时并不能马上说得清楚。现在看来,不仅仅是小说形态独特的问题,其实,这里面蕴藏着一种其他许...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5/c404030-4037608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5日11时2分54秒 王彬彬:何为文本细读

   ...句地读,就是一字一句地品味。 或许有人会说,谁读文学作品不是一字一句地读?当然不是!正像并非所有人吃饭都是细嚼慢咽,也并非所有的文学读者,包括专业的文学研究者,对文学作品都是一字一句地读。汪曾祺小说《大淖记事》里,写大淖边的挑夫吃饭是“他们吃饭不怎么嚼,只在嘴里打一个滚,咕咚一声就咽下去了”。而许多的文学读者,甚至以文学批评、文学研究为业的人,也是以《大淖记事》里挑夫吃饭的方式阅读文学作品。常听有人说,他...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8/c404033-4037110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8日14时18分44秒 首届“成仿吾文学批评论坛”聚焦“地方性写作与历史重释”

   ...,并深入到研究者与材料的关系,以此阐述史料重释问题。黄发有表示,文学批评需要有历史视野,要重视批评家的史料意识,进而为文学批评的场域注入新的活力。关于地方性写作的议题,何平以鲁迅笔下的鲁镇和汪曾祺的《大淖记事》等作家作品为例,结合百年中国新闻学的发展思考地方性写作的源流,并强调在当下认识地方性写作的具体语境。李遇春以时间为线索,梳理了新时期以来“地域”“区域”和“地方”三重历史性概念的异同,以及地方性自身...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18/c403994-4036417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18日20时34分38秒 王彬彬:鄙俗知识与汪曾祺小说创作资源

   ...四海的黄昏》《八千岁》《故里三陈》等,都以鄙俗叙述为主干。另一类作品,虽不以鄙俗叙述为主干,但在叙述过程中不时涉及鄙俗之事,并且因为这些枝叶性的鄙俗叙述而让作品分外有魅力。这方面的代表,是 《受戒》《大淖记事》。前者叙述明海与小英子的相爱,后者讲述十一子与巧云的相恋。少男少女之间的爱情,不能视为“鄙俗”,但《受戒》和《大淖记事》 却通过叙述种地、车水等鄙俗之事,来表现两对少男少女的恋情。 二 汪曾祺的小说...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15/c404064-4036161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15日8时22分55秒 论新时期文学话语的“生产史”

   ...《北京文艺》(《北京文学》)是在新时期尤为活跃的文学期刊,发表了许多载入文学史的名家名篇。早在寻根文学思潮兴起之前,《北京文学》就以聚焦地域文化的视野发表了汪曾祺的一系列小说:《塞下人物记》《受戒》《大淖记事》《徙》《故里杂记》《鉴赏家》,陈忠实的《徐家园三老汉》《正气篇》,张承志的《青草》《春天》,贾平凹《好了歌》《刘官人》,韩少功的《谷雨茶》,等等。上述诸多小说分布在《北京文学》1979—1983年的...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07/c404063-4035616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7日11时40分13秒 汪曾祺的1980:重写旧作与故乡记忆的复活

   ...曾祺创作了九篇小说,这在汪曾祺的创作生涯中,是特别多产的一年。九篇小说依创作顺序,是《大淖词》《七里茶坊》《鸡毛》《故里杂记》《晚饭后的故事》《徙》《故乡人》《晚饭花》《皮凤三楦房子》。九篇小说中,《大淖记事》《故里杂记》《徙》《故乡人》《晚饭花》,都是以故乡记忆为题材。其中《大淖记事》和《徙》,是汪曾祺小说中特别优秀特别重要者。而《故里杂记》《故乡人》和《晚饭花》,实际上各是一组小说的集合。《故里杂记》...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5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14/c458528-4033897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4日17时37分19秒 潘军:先锋是一种文学精神

   ...的划分是短篇小说,但就叙事意识而言怎么看它都是一部中篇小说。它的结构方式、事件容量、人物关系,故事的发展、起伏、跌宕,就是一部不折不扣的中篇小说。因为短篇小说没有能力承担这样一个题材。再比如汪曾祺的《大淖记事》,写得洋洋洒洒,好像也将近两万字了,但怎么看都是一个短篇小说,不能成为中篇小说的构架。长篇小说的意识、范式就更不一样,不是说一篇小说字数够了,就是长篇小说,字数不够就是中篇小说。我有一篇谈短篇小说的...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04/c405057-4031235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4日7时51分10秒 “教练员”何大草:写作可以教,而且能教好

   ...员们进行精微阅读,比文本细读还要细。他带大家接近更有高度和难度的作品,汪曾祺、萧红、沈从文、鲁迅,以及《红楼梦》。他带大家讨论逗号、句号、省略号,在名家名作中用放大镜找瑕疵,譬如,汪曾祺的《陈小手》《大淖记事》的最后一小段,是否画蛇添足,也许删了更好点? 同学们在精微阅读的同时,也开始了自己的写作。学生们要定期交写作作业,然后师生之间相互讨论,给出友善、坦率、尖锐的意见和建议,一次次修改。“归根结底,写作...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05/c403994-4029254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5日8时56分23秒 五棵竹子:论当代小说的创意过程

   ...到细微、由大至小、由远及近的构图法,从官路分出来茶峒山城,再到小溪河小塔,再到人家、老人、女孩子和黄狗,最后落到河床的石头与河中的游鱼,如同电影镜头推进,慢慢由全景到中景,再到近景的定格特写。汪曾祺《大淖记事》则进一步形成了全景式风俗画的描写,从介绍“淖”是一片大水开始,再对“淖”的春夏秋冬景物进行描摹,然后进入到炕房及其中的竹笼、鸡鸭、水磨的具体刻画,又放开视角到浆坊的师傅、毛驴、平场、鲜货行、鱼行、草...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29/c404030-4028780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30日9时2分37秒 废名:一个风格卓异的小说家

   ...要以这种美丽来掩饰。” 《桥》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体小说。有利于小说的散文化、诗化,有利于中国现代小说向世界靠近。继之而起的还有沈从文的《边城》《长河》,萧红的《呼兰河传》,孙犁的《荷花淀》,汪曾祺的《大淖记事》《受戒》等。这一条新路,由废名开辟前行。此外,《桥》的影响还及于何其芳的《画梦录》、现代派诗人卞之琳的《鱼目集》。所有这一切与废名的独创精神密不可分。 废名在《桥》自序中说:“这其间虽然还作了一些别...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12/c404064-4027643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19日17时3分33秒 重写《异秉》与改革开放初期的“致富”想象

   ...清楚的。”(11)这并非泛泛而谈,因为在这句话前面,他主要谈了自己1980年代初的几篇小说,承认其“明显地受到了三中全会的间接影响。三中全会一开,全国人民思想解放,情绪活跃,我的一些作品(如《受戒》《大淖记事》)的调子是很轻快的”(12)。值得注意的是,他并没有举《异秉》作为例子,因为其调子明显与他提及的《受戒》《大淖记事》不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异秉》比这两篇作品更少和“当前社会政治背景”相关。三中全会最...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16/c404063-4027859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16日8时31分4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