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索,或者重新整理从其他地方收到的半成品文本”。据弗德里克·沃尔夫等人的研究,荷马史诗即并非为单一作者所创作,而是由较早的诗歌或片段编织而成。直到中世纪晚期,把作者当作编织者的观念仍留有印记,乔叟在《坎特伯雷故事集》的“总引”里便将自己描绘为编汇和转述别人故事的人,而不是故事的创作者。到了20世纪,“编织”观念在罗兰·巴特的理论中得到复兴,他指出:“文本是由各种引证组成的编织物……作家只能模仿一种总是在前的但...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11/c419351-4031789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11日9时44分37秒 西方女性主义文论的概述与背景...义者对女性理论的建设与思辨显得更为迫切。不过尽管如此,与大多明确话语开创和体系建构的理论不同,女性主义各个流派在建构初始都不约而同地为女性在某一领域的缺席而发声。 人们的确可以追溯古希腊女诗人萨福或《坎特伯雷故事集》里“巴斯夫人”对五位丈夫的嘲讽,来证明女性主义的历史悠长,然而与对女性充满敌意的文字数量相比,这些较为正面的女性形象可谓凤毛麟角。而这些性属意识形态的建构者,竟也不乏西方文学历史中熠熠生辉的名字:...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12/c404090-4029745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12日23时57分38秒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潘悟云:研究中华文明的产生一定要结合语言文字...百年前,美国作为一个国家还不存在呢。最早的斯拉夫语文献语言,老教会斯拉夫语,年代大致相当于北宋。中古英语的历史时期大致对应我们的元明两朝,貌似较为晚近,但对英国人来说已经很早了。当时的大作家乔叟写了《坎特伯雷故事集》,如果不作翻译,现代英国人多数看不懂。而我们构拟的上古音,是东汉末年之前的汉语读音,距今已有两三千年,所以跟现在读音差别非常大。现代南方方言里保存的古代语音特征相对比北方方言多一些,如闽语许多特征...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30/c405057-4026727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30日9时23分17秒 《坎特伯雷故事》“总引”中的社会全景再现一、《坎特伯雷故事》与小说 乔叟,图片源自Yandex 乔叟(Geoffrey Chaucer,约1340—1400)对意大利文学有很深的了解,还作为外交官出使过热那亚和佛罗伦萨,一般认为,他在《坎特伯雷故事》(The Canterbury Tales,1387—1400)中所采用的框架结构受到了《十日谈 》的启发和影响。薄伽丘让十个去乡下躲避瘟疫的青年男女在十天里每人每天各讲一个故事消愁解闷,乔叟则让一组...
世界文坛#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129/c404092-4016823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2月1日10时50分24秒 《吃茶去》:虚实远近总难猜...我也不能喝酒,改天我请大姐喝茶,就咱俩。……我给您讲一讲我的故事,我们家,我自己,都有故事……” 这个开头让人心生期待。西方很多小说都用这种方式防止读者溜号儿、走神儿。看看薄伽丘《十日谈》、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直到莫泊桑、契诃夫、茨威格的某些作品,少则两人晤谈,多则几十人聚会,故事常常由作家之外的某个人讲出来的,带着他的视角、他的口吻。像“我给您讲一讲我的故事”这样的话,简直就是此类小说的中国式翻版。...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725/c404030-40043007.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25日9时8分4秒 李博婷:文学传记内外的康拉德...熟。他因此得以在“有限认知和广阔认知之间穿插”(安宁译文),既常囿于人物的有限视角,又能不时以上帝的全能视角统摄全局。这种故事套故事、故事跨故事的叙事技巧同样脱胎于古代,荷马史诗、维吉尔史诗和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都曾用如此手段把单个人讲的故事融为一体。至于隐秘情节,其实是造成延迟解码的原因,即在故事的主线中埋藏副线,并对其加以省略和脱漏,叙述方式也微妙躲闪,以至于它的存在为故事中的人物和故事外的读者所不察...
世界文坛#作家印象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517/c404091-32687876.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5月17日8时28分46秒 西川:努力给当代人的精神生活注入诗歌...主义的观念上,拒绝进入当代。我管这种态度叫“激进保守主义”。 现代主义是从西方的文化逻辑里演绎出来的,中国当代诗人却没有人家古代时期的文学储备。很多年前,郑敏老师问我,你在读谁?我说我在读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乔叟比莎士比亚还早。后来她也看了,有次给我打电话,说《坎特伯雷故事集》还是非常丰富的。读外国文学,如果不读外国的古典文学,阅读是没根的。糊弄外行可以,而我是个专业读者。 张英:20世纪80年...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515/c405057-32685878.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5月15日8时24分47秒 散文家张晓风:文字里有一个很神奇的世界...发表,不到一年时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简体字版。书中收录张晓风近几年新创的52篇散文作品,一粥一饭、一茶一花、鸟兽草木、人情世故……《在D车厢》自叙搭乘英国火车时遥想《自己的房间》与伍尔夫,以及《坎特伯雷故事》中的巴斯妇人和作者乔叟,宛如一场宁静的英国文学之旅;《一篇四十年前的文章》写四十年后亡友的侄孙因她创作的悼友文章跨海而来,专程向她殷殷致谢,在感伤中又仿佛昨日再现。 在活动现场,张晓风提及新书《...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426/c403994-32673812.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4月26日8时52分16秒 潘庆舲:一生钟情波斯文学...事 说起波斯文学,人们自然会想起举世闻名的《一千零一夜》,此书又名《天方夜谭》,经阿拉伯人编成故事集,被译成多种语言流传,对世界各国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丁《神曲》,薄伽丘《十日谈》,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塞万提斯《堂吉诃德》等名著,以及欧洲的音乐、绘画等,直接或间接都受到其影响。高尔基说《一千零一夜》是“民间口头创作中最壮丽的一座丰碑”。我国从清末民初开始,就有奚若、周作人、包天笑、汪原放等,将...
世界文坛#译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410/c431803-32660380.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4月10日8时16分18秒 上海译文出版社举办2023年度新品推介会...篇,以惊心动魄的笔触揭开都铎王朝血腥黑暗的王朝秘辛,书写“教父式”枭雄托马斯•克伦威尔的传奇一生。“企鹅布纹经典”系列继成功出版奥斯丁作品、狄更斯作品和勃朗特姐妹作品后,将在今年春季推出五部史诗——《坎特伯雷故事》《神曲》《失乐园》《伊利亚特》《奥德赛》,以布纹经典的典雅装帧设计诠释史诗不朽之美。
世界文坛#作品推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220/c404095-32626964.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2月20日8时14分52秒 欧洲的乔叟,无罪的乔叟...,以证明她是自愿离开斯汤顿处的工作,而不是受乔叟胁迫或绑架(raptus)才为其工作。 根据乔叟生平,他在1380—1381年间财务吃紧,还卖掉了父亲的房子。这段时间他也正在写作圣塞西莉亚故事(《坎特伯雷故事集》第二位修女的故事)的草稿。曾有人猜测,长诗中罗马的殉教少女圣塞西莉亚,就是按照塞西莉的形象描绘的。 乔叟一直在被重新“发现”,近来犹甚。《坎特伯雷故事集》的风趣戏谑被认为充满了“英国性”。“还...
世界文坛#作家印象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112/c404091-32564543.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1月12日7时59分46秒 “喜闻桃李满园开”——纪念翻译家方重...向我描述了方重的形象:不高的个子,肤色白净,头发花白,戴着眼镜,一派温文尔雅的气质,却是一位常常在家捣鼓煤球炉,在校提着暖水瓶,到开水间打水的淡定长者。 在上海译文出版社工作时,吴老有幸成为方重《坎特伯雷故事》重版再印的责任编辑,两人建立了深厚友情。在方重八十大寿时,吴老写了一首七律祝贺,其中有“吟诗乔叟垂文史,采菊陶翁傍棘篱”之句,高度概括了方重一生对中外文化的贡献。而方重自己晚年有诗云:“八旬半盲方重...
世界文坛#译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013/c431803-32544326.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0月13日8时46分33秒 再论文艺的“摹仿”和“摹仿论”...一般被认为是非虚构,即使有虚构的可能性,中国读者也会视为是真实的。”这是对中西诗歌缺乏最起码的了解。西方诗歌真如批评者所言不能“涉及现实”、不能有“时间和地点的介入”吗?以英国中世纪大诗人乔叟的长诗《坎特伯雷故事集》为例,序诗就清楚地说明某年初夏将临,一群朝圣者从全国各地来到伦敦,住在一家当时有名的旅店里,准备次日从伦敦出发去坎特伯雷朝圣。再以玄学派诗人安德鲁·马福尔的抒情诗《致我羞怯的情人》为例,诗歌中既提...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308/c419351-32369532.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3月8日9时42分43秒 戏剧性和抒情性问题:小说叙述的两个向度...“抒情性”。古典时代的小说只注重故事,所以中外都有“传奇”“历险记”“纪传”等小说类型,这些小说都刻意突出故事性;中古以后的小说更强化了“寓意”,如带有教化或训诫意味的各种故事,在西方的有《十日谈》《坎特伯雷故事集》,阿拉伯世界有《一千零一夜》;中国则有“三言二拍”和大量笔记小说行世,主题不外“警世”“醒世”“喻世”“惊奇”,这些大概都属于古典小说形态。近代小说的认识论功能大大加强,尤其十九世纪以后,小说作为...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305/c404033-32366875.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3月5日8时42分12秒 再论文艺的“摹仿”和“摹仿论”...一般被认为是非虚构,即使有虚构的可能性,中国读者也会视为是真实的。”这是对中西诗歌缺乏最起码的了解。西方诗歌真如批评者所言不能“涉及现实”、不能有“时间和地点的介入”吗?以英国中世纪大诗人乔叟的长诗《坎特伯雷故事集》为例,序诗就清楚地说明某年初夏将临,一群朝圣者从全国各地来到伦敦,住在一家当时有名的旅店里,准备次日从伦敦出发去坎特伯雷朝圣。再以玄学派诗人安德鲁·马福尔的抒情诗《致我羞怯的情人》为例,诗歌中既提...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302/c419351-32362855.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3月2日1时48分29秒 叙述空间与中国小说叙事传统...奇,则是一幅“画中画”,让人轻易就能认识故事的虚构性。 像《任氏传》这样的框架性叙事作品,其实在西方也大量存在,甚至篇幅更为浩大、结构更加复杂,如意大利乔万尼·薄伽丘的《十日谈》、杰弗雷·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等。但西方的框架叙事,随着18世纪小说叙事中现实主义的兴起,而逐渐被作家和读者所抛弃。英国小说理论家伊恩·瓦特把18世纪以来逐渐占据西方小说主流的叙事方法叫作“形式现实主义”,即直接而详尽地描述生活...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1221/c419351-32313273.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2月21日9时25分14秒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疫情中的英语诗歌...,也让人们开始重新阅读反映疫情的文学作品。从14世纪开始,瘟疫就在西方流行,并以各种方式出现在文学作品中。以英国文学为例,我们看到杰弗里·乔叟(Geoffrey Chaucer)在《宽恕者的故事》(《坎特伯雷故事集》)中提到了1348年席卷伦敦的瘟疫;托马斯·纳什(Thomas Nashe)在《萨默的遗言》中描述了一位1592年死于瘟疫的人物,他唱的那首歌谣《霍乱时期的祷告》人们耳熟能详。1603年肆虐伦敦的...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812/c404090-32190019.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8月12日7时42分20秒 王安忆:禁忌——以《傲慢与偏见》为例...难让人忽略不计,用她自己的话,“一个女人家有了五个成年的女儿,就不该想到自己的美貌啦。”所以,也是可以同情的。希望之二是班纳特先生的表侄,法律继承人,柯林斯先生出场了。柯林斯先生是一名教士——我们在《坎特伯雷故事集》里见识过两位教士,一位供职修女院,被称作“专听修女们秘密的教士”,另一位是炼金师,被随从羞辱,仓促逃离队伍,两位的名声都不怎么样,在乔叟的时代,也许更早,教士就是人们嘲弄的对象。四百年过去,这一位...
世界文坛#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728/c404092-32172224.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7月28日7时36分4秒 颇富时光气息的心灵溯洄...,黄文军以轻松的调子讲述慢生活的故事,时常点缀点儿夸张,点缀点儿戏谑,努力还原着民间故事的滋味。每个故事之前开启的那段对白,是听众“我”与慢慢说书人的对白,故事套故事的讲述形式,类于《一千零一夜》,《坎特伯雷故事集》等,如同说书人这个词汇所凝结的文化滋味,是属于民间传统形式的围炉夜话,娓娓道来,将生活的平凡与故事的神奇穿梭交织。 11个童话故事充分展示了黄文军的想象才华,作品的核心分为上下两篇,分别为“天...
儿童文学#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723/c404072-32167038.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7月23日7时42分43秒 灾疫与文学书写 |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英美诗歌瘟疫书写...利益和世俗享乐,间接地推动了文艺复兴在英国的兴起。黑死病爆发后,中世纪以神为中心的价值观念开始被人文主义思想取代。瘟疫也激发了中世纪诗人的想象力。薄伽丘的《十日谈》对佛罗伦萨瘟疫有可怕的记录;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直接抨击了医生在瘟疫中唯利是图的行为。 黑死病在英国历史上不断反复,因而在英国文学中留下了最多的印记。莎士比亚一生至少亲历了四次伦敦瘟疫。1592年,黑死病在伦敦再次爆发,伦敦的许多剧院不得不...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410/c404090-32074465.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4月10日8时11分4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