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我想起赵一曼烈士生前写的那首《滨江述怀》,多么英勇,多么豪迈!又想到郭沫若先生讴歌赵一曼烈士的那首诗:“蜀中巾帼富英雄,石柱犹存良玉踪。四海今歌赵一曼,万民永忆女先锋。青春换得江山壮,碧血染将天地红。东北西南齐仰首,珠河亿载漾东风。”人们永远不会忘记英雄赵一曼。 我的脑海里,浮现出年轻的母亲赵一曼怀抱孩子宁儿的那张照片。那一年,在广州“黄...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04018-4047123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8时39分6秒 陈崇正长篇小说《归潮》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改编潜力,潮汕木雕、侨批档案等非遗元素的视觉化具有很好的美学重构价值,这样的题材更具地域识别度,是一片影视开发的蓝海。 昇格影视公司将立足大湾区,以《归潮》等文本为锚点,将地域性转化为世界性,让“潮平四海归来”的叙事不仅停留在文学层面,更成为影像重构岭南精神的破局之刃。唯有如此,方能在“新南方”与“新东北”的对话中,书写属于大湾区的银幕史诗。 作家陈崇正 研讨会尾声,陈崇正以“文学游子的精神返乡”为...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8/c403994-4047021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20时37分23秒 新大众文艺:从打工文学到素人写作...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化,城市开始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接纳这些打工者,以东莞为例,打工者被称之为“新莞人”。正是这种包容与接纳,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打工者的心态,从而改变了“打工文学”。同样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打工者,同样在城市里劳作,东莞近期涌现的素人写作者笔下,“人在他乡”不再是广为书写的母题,也不再是普遍的情绪,甚至基本看不到这种情绪的表达。在王瑛的《清洁女工手记》中,作者写下的是清洁工的生活日常,...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8/c404030-4046988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9时19分33秒 阿舍:文学是我融入世界最有效的途径...接你与外界的桥梁? 阿舍:那个位于南疆塔里木河下游的戈壁小镇,虽然距离东部的文化中心很遥远,但实际上它一点也不闭塞,也不守旧。相反,因为正好是我的青少年时期,那里有着相当一批有知识、有技术的,来自五湖四海的内地人,加上新疆本土积淀深厚的各民族文化,以及兵团团场不同于内地农村特有的农业生产体制,我的青少年时代的成长环境一直是有声有色的。这是我离开团场多年后才意识到的,它与团场单调干燥的自然环境形成了巨大...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7/c405057-4046922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8时14分2秒 小胡同里的北京味...“北京味”。 与“北京味”相关的,首推美食。北京的美食的确不少,在众多百年老字号中,既有便宜坊、全聚德等知名饭庄,也有六必居、天福号、稻香村等食品老店,大名鼎鼎的它们,撑起了北京味道的门面,吸引着五洲四海的宾客。早年间,有不少老字号的店面就开在胡同里,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胡同里的隆福寺小吃店,除了制作、销售各式传统小吃,还供应丰盛的早点,为周边居民的生活提供便利。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字号从小胡同搬到了商业...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7/c404018-4046884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7日8时42分32秒 半柳应作风景看... 当年星月下,偷窥沟边柳。 不见恋人面,但闻细语柔。 如今夜读书,恍如江上舟。 茫然水天色,何日泊港口? 港口有杨树,树旁是新柳。 却话三国事,呼朋煮新酒。 看那柳如烟,一丝拨千愁。 男儿有本色,当作四海游! 1962年6月,我应征入伍。我回了趟家,告诉母亲:“姆妈,我想当兵,三年后回来,要么上大学,要么回家陪你种花地。”母亲叹了口气:“你还不到18岁。”临行前,在学校的大操场上,我代表应征的三个新兵...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8/c404018-4046270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2日9时24分2秒 汉赋名物书写的思想特征...之容色,使其词藻;取宫室城阙之制度,使其词壮。”(《古赋辩体》卷三)包括名物的使用在内,只有体量较大、具有一定规模,方能将赋的铺陈呈现出来,达到最佳的修辞效果。而汉大赋中书写帝王苑囿中的名物,范围广及四海,甚至囊括神鸟神兽,烘托“苞括宇宙,总览人物”的“大一统”氛围,在学理上则是一致的。显然,整体性思维是汉赋修辞的重要思想源泉。 比较来说,汉赋内部因题材的不同而在名物的书写上呈现出一定差异,其中以游猎...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1/c442005-4046490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1日17时33分30秒 慰乡愁...务员表示感谢,并问她是哪里人?她笑呵呵地回答:“我是河北人,毕业就留在郑州了,谈了郑州本地的男朋友。”说到男朋友,她的脸上有一抹羞涩。 我释然了,哪怕不是熟悉的乡音,但这里是包容四方的大都市,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正建设一个更美好更发达更现代的郑州,这让我欣慰、自豪。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4/c404018-4045887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1日8时24分11秒 《散文百家》2025年第4期丨鲍尔吉·原野:万物诉说...欢迎。 那么,人人景仰的甜味究竟是什么味呢?其实没人真正知道。对人的味蕾而言,它是甜的。但如果你把糖撒在泥土上,泥土并不觉得甜。你把糖撒在河水里,河水也感觉不到自己甜了。甜是主观性很强的感受,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糖的化学分子式是单糖,所以人感受到了它的甜。小米粥和玉米粥也含糖,但它的化学分子式是双糖,就没有所谓的“甜”。你懂了吗?糖和甜,是两回事,不是所有的糖都甜,甜是一种假象,也算一种欺骗。人...
新作品#报刊在线#《散文百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9/c429302-4045636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7日8时50分54秒 《百花洲》2025年第1期|艾灯:剑客...赃散银之处,这里确实是不二之选。 而我对正阳关的印象不止于此。 十二三岁时,父亲身体尚健硕,初春某日,他带我逛正阳关码头,看巨大商船在三河交界处云集又散开,气势磅礴。父亲指着滔滔江水告诉我,大丈夫要踏四海,走万山,要志在天下。父亲读书不多,但面对朝阳晕染的金黄河道,却也念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诗句来。 后又带我逛码头旁边的淮南古镇。古镇不大,但热闹非凡,布匹绸缎,中药医馆,日杂...
新作品#报刊在线#《百花洲》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0/c452554-4045712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7日8时49分57秒 今年世界读书日“世纪好书”特别书单发布...季风之旅,太平洋暮色中的妙想与哀愁。 19世纪20年代,身世成谜的苏格兰博物学者H游历世界,登陆广州,在当地芦竹林中遭遇一只雌性巨蛙,成功将其诱捕,豢养在澳门好景花园。由此,奇异的笼禽困兽、寰宇新知并四海众生相,悲喜相侵地进入蛙的生命。鸦片战争前夕,H破产自杀,好景花园如大梦般消失,而蛙也将经历生与死的考验。 《蛋先生的学术生存》 施爱东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责任编辑:肖海鸥 深耕民俗学,洞察社会,一...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7/c403994-4046182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7日8时39分6秒 夷犹者的捣乱与辨难——李洱小说论兼及一种创作诗学的探索...《应物兄》的知识含量与形式突破,即李洱对于“知识叙事”“智性写作”的贡献,而这正是当代文坛极为稀缺的创作类型,李洱对此的多年操练使得《应物兄》确实达到了王鸿生所引陆机《文赋》中所说的“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39]。 事实上,李洱于思想与文体两方面进行创新的贡献很早就得到了文坛的关注,这当然和他早年的先锋色彩有关,发表于1999年的中篇小说《遗忘》便是早期探索的集中呈现。小说以互文的手法将嫦娥奔...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6/c404030-4046113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6日9时45分31秒 生态书写与民族历史书写的文学互动...关于奋斗岁月的回忆引出了生产与生态模式选择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调查研究”。作者这样感慨道,“想一想,保护或者开发草原的任何流派和随之而来的西方什么主义都不适合他。这个世界可以难有一套可以称得上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就像没有百分之百的酒精,但是不能没有抗拒各种思潮的能力。他不属于任何‘群’:阿尔善草原没有什么群,除了羊群、马群、牛群。”这是阿勇嘎在这片草原上从参加工作队到贝勒旗建立人民政权,几十年如...
民族文艺#品评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2/c404101-4043755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6日9时8分18秒 《牡丹》2025年第4期卷首语、目录...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以特辑的形式隆重刊发。花香与文香辉映,期待您通过洛阳牡丹,爱上洛阳,爱上《牡丹》。 正如“牡丹文化节特辑”首篇,来自宝岛台湾的作者黄任彣所说:“洛阳,这座千年古都,在春风中迎来四海宾朋,共赏这片锦绣繁华。然而,牡丹的故事不仅仅停留在河南的土地上,它早已随着文化的传播,扎根在中华大地的不同角落,甚至绽放在台湾同胞心中。” 本期“首读”推出当下创作勃发的年轻小说家林为攀,由同样势头...
新作品#报刊在线#《牡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4/c458001-4045939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4日12时8分2秒 这个春天,读者带你打卡《人民文学》编辑部...25《人民文学》“人民阅卷·读者活动周”,“为了这一趟文学的相遇,值得”, 李改鱼说。 4月13日,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农展馆南里10号7层的《人民文学》杂志社热闹非凡,《人民文学》首批特邀20位来自五湖四海、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读者,在主编徐则臣的带领与讲解下,走过装修一新的杂志走廊,踏入杂志社核心工作区,打卡文学“国刊”编辑部,参观编辑室、发行室、校对室,观摩刊物的诞生流程;近距离接触中国当代文学各类...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4/c403994-4045938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4日12时5分3秒 孙建江《一念一句》:一句一世界,一念一哲理...的标志”(《蜗牛》)“谢谢人们对我的研究,可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我一定得像别人?”(《四不像》) 雾就做雾,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也能给世界带来一份朦胧美。谁说飘忽不定就不好呢?蒲公英就是用它的飘忽不定、四海为家,将种族传播出去,生生不息。作为一面鼓,该发声就得发声,不然,就成了哑鼓、死鼓了。多少人因为昙花一现而深以为憾,但是只要绚烂地开放过,瞬间又何尝不是永恒呢? 作者还启示小读者们,要重视自己的力量,...
儿童文学#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4/c404072-4045930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4日9时59分59秒 烟火人间的重庆故事——读周宏翔《当燃》...当燃》的创作缘起,却是十分生活化、颇具人情味的。一次与故乡重庆的女性友人们闲谈后,周宏翔感知到当代女性的独立自强。在征得对方同意后,他将观察到的友人际遇发在微博与大众讨论,越来越多的留言汇聚起来自五湖四海青年人的共鸣,一部浓缩山城重庆烟火人间故事的作品,就这么轰轰烈烈地“燃”了起来。创作的起点若无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过程若无细致入微的耐心观察,青年写作者笔下便难产生引人入胜的佳作。 “燃”,是一种笔下...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3/c404030-4045873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4日9时12分51秒 顾随的脚痛病...心自怜,自怜脚在有无间。昨夜北风寒流渡,寒透重衾难回护。早晨披衣下床来,直觉脚骨如着醋,欹仄倾斜儿学步。灯下偶翻诚斋诗,斯疾斯人亦有之。乃云不借双高挂,又说毋追一任欹,山翁尚不至于斯。诚斋学力乘纵横,四海千秋但目送。不知脚痛始退休,为复退休始脚痛,乃至块坐不能动。诚斋眼中不着人,嘲戏文公语尖新。临老也复痛不澈,拾扇检书成苦辛,上下千峰公外大有人。 这里引用《诗人玉屑》里《柳溪吕炎近录》的典故。庐陵丞刘...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1/c404063-4045753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1日8时20分0秒 杜甫的绝望之旅与“理想型人格”...的祖籍襄阳,最好的结果当然是落叶归根,回到他的出生地巩县(今巩义市)。然而,此刻杜甫已经贫病交集,“五十头白翁,南北逃世难。疏布缠枯骨,奔走苦不暖。”(杜甫《逃难》)这一年,杜甫59岁,“已衰病方入,四海一涂炭。乾坤万里内,莫见容身畔。”他拖着病体,带着家人,困顿舟中,在兵乱遍地的湖南,他有亲友可以投靠么?去年的阳春三月,他前往潭州投奔新任刺史韦之晋,韦刺史却在上任途中殁了,致使他滞留在潭州,结果赶上...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1/c442005-4045752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1日8时16分23秒 “新的文化生命体”的内涵与特征——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视角...主义”的文化生命体 由于马克思主义这一“魂脉”的进驻,“新的文化生命体”从开端处便被赋予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这一根本性质,这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被毛泽东表述为:“中国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中国的面目就起了变化了。”在接下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正式建立加固了这一文化生命体的社会主义根基;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通过“建...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0/c419351-4045705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0日23时37分1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