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2205 篇有关 《四书》 的页面,用时 0.155秒.

第1页  共111页

“实过其名”的顾随先生

   ...莹在南开大学设立的“叶氏驼庵奖学金”中的“驼庵”,也是顾随的号。 顾随 顾随书法作品《临〈兰亭序〉》 国文水平好,对学外语也充满兴趣 顾随,别号苦水,河北清河县人。其父为前清秀才,顾随自幼跟其学习四书五经、唐宋诗文以及先秦诸子文章。顾随十八岁先入北洋大学学习英文,后转入北京大学的英文系。据说之所以有这样的安排,还是源于1915年顾随投考北京大学国文系,蔡元培亲自审阅学生的试卷,看到顾随的试卷,认为...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04064-4047162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10时12分37秒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探索独具北疆文化特色的全民阅读路径

   ...走”原则,优化调整书屋资源,并采取图书漂流等形式,为学生群体打造草原书屋“中心书房”167个,补充更新图书4.45万册,漂流图书4.27万册,实现全市乡镇中心小学全覆盖。 2024年,通辽市探索构建“四书”阅读推广服务体系,实现全民阅读从政府工程到全民自觉的跨越。全市180家单位和阅读组织联合组建“科尔沁书虫联盟”,共享资源;实施阅读推广人才“十百千”计划,构建通辽阅读人才体系;做优“科尔沁书评”品牌...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9/c403994-4047056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9日8时40分11秒 跨文化阐释学的空间性及其研究范式

   ...助于国际政治的权力纠偏,即在一定意义上跨文化阐释学可以通过“视界撒播”打破西方中心主义,为边缘群体争取话语权,推动国际关系中的文化正义。例如将“中—印—美”三角关系纳入研究,比较梭罗对《薄伽梵歌》与《四书》的差异化挪用,如此可以为过去长期处于遮蔽状态的中印传统文化价值的重估提供平台和模式。 总之,李庆本教授的新著《跨文化艺术美学》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遵循文明交流互鉴原则,从美学、比较文学、艺术...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5/c404030-4046833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5日15时7分55秒 雪中访“十老”

   ...平龙泉乡东汤村,农家子弟,7岁入学,读完四年制国民小学,又入高等小学读了3年,毕业后因家中经济条件有限,已无力继续深造,正赶上东汤村西头的龙泉小学办起了读经补习班,李克绍在补习班攻读了5年,主要课程是四书、五经,这些课程奠定了李克绍雄厚的古文基础。19岁当上了小学教师,因其叔父患热性病被庸医误药加剧致死,才想学医。为什么不学西医而选择了中医呢?他在回忆文章里说:“说来也颇为滑稽,是受到反对中医者的启示...

新作品#纪实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8/c404019-4045514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0日8时10分55秒 南帆:当代中国小说的文体演变

   ...“小说”大约就是传闻、轶事、街谈巷议、道听途说之意,总之,是一些无关紧要的、破碎的语言片段。所以,“小说”一词的相对物是“大达”。何谓“大达”?可以理解为论述大道的言论,譬如古代许多思想家的哲学著作如四书五经;譬如士大夫给君王献计献策的策论;再譬如历史著作——中国古代的史学很发达,拥有皇皇二十四史。如果说这些“大达”之言充当了社会文化的主流,小说就是在角落里敲一敲边鼓,记载一些小玩意儿作为补充。中国古...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8/c419351-4045550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9日9时0分46秒 严复、鲁迅与《天演论》

   ...框子,虽然有些走样,却让新的思潮顺利落地。他把“生理学、心理学”译作“身心性命”,用中医术语解释西医理论,就像用毛笔写洋文。这种“中国化”的翻译让读书人觉得亲切,虽然偏离了原著,却让“科学”这个概念在四书五经的夹缝里发了芽。严复在翻译《天演论》时,全面采用“科学”作为“science”的对应词,取代了中国传统“格致”的表述,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概念正式进入中文。二十多年后,全中国的青年学生们举起...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7/c404063-4045453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7日8时44分4秒 用戏剧创作为时代注入文学的光辉

   ...时间里把一个故事完成,因此莫言也要感谢戏剧对他的训练和滋养,使他在戏剧的限制里实现很高的提升。杨庆祥认为,对于莫言的戏剧与小说来说,共同的文化精神底色则是深置于民族文化之中的“暗传统”,与温柔敦厚、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明传统”不同,那些具有颠覆性的人的形象与人格精神,主要的艺术承载便是戏剧,莫言把几千年来中国社会的意识与精神传统,用文艺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是他的作品最了不起的地方,而这种颠覆性来自民间戏...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7/c419389-4045435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7日8时8分22秒 钱婉约:读书不宜慢

   ...,并和祖父有过交流。能谈谈在读书方面祖父对您的影响吗? 钱婉约:我读大学前后,祖父与我有过好几封书信往返,就我当时的读书情况给予指导。总结一下大意是,《论语》要会读能背,读《论语》,《论语新解》可与《四书集注》互读,读《论语》当在一生不同阶段上反复读,读《论语》要与自己的性情涵养、与人交友、认识时代、服务社会相联系,用以指导自己的现实人生。我读的是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他指导我要读的四书、老庄、史记这七...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4/c405057-4044542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7日8时0分43秒 梁启超的教子之道

   ...起父母,痛悔自己没保护好父母给他的身体……面对这般知恩、感恩的儿子,梁启超怎能不心碎!其实在梁思成的成长过程中,梁启超更多是以“严”的形象出现的,比如他在1912年给梁思顺的一封信中说:“然思成所得《四书》乃最贵之品也。可令其熟诵,明年侍我时,必须能背诵。”在1916年给梁思成、梁思永的一封信中严厉批评道:“新遭祖父之丧,来禀无哀痛语,殊非知礼。”提及他们俩的学习成绩时,强调“若能竭吾才,则于心无愧,...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31/c404063-4045015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31日8时34分33秒 以信为媒的君子往来——荒芜与他的“朋友圈”

   ...曾用笔名黄吾、叶芒、李水、淮南、林抒、方吾等。1916年正月初九出生于安徽省凤台县(今属淮南市,因凤台县曾属寿州,荒芜因此常说自己是寿州人)。荒芜幼读私塾时就显露了聪颖的天资,一部《左传》能背诵多篇,四书五经谙熟于心。在私塾8年学习中,最喜读《诗经》和唐诗。 1933年夏,17岁的荒芜从上海复旦大学实验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大学。当时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为胡适,他劝青年们学历史,因此荒芜就读于历史系,同时选...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8/c404063-4044897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8日11时30分37秒 左手“绣花针”右手“大刀斧”——《施蛰存年谱》后记

   ...的30余万字资料,大大充实了撰著这部《年谱》的前期准备。 这批材料,大都已进入公共领域,基本上是栖息在图书馆、数据库,或散落于市肆网站、拍卖图录,也有最近新出、新见的材料;纵然孔孟老夫子尚未见过,抑或四书五经亦失收,可实为研究公器,更无“先见是王、后见为贼”之分,在我只是做了搜辑、归纳、整理和运用的工作。除了当年施先生以及师友们提供的资料外,尚有散见于市肆材料,起初露面或模糊,或隐蔽,也有仅见信封邮戳...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7/c404063-4044759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7日8时28分11秒 《中国作家》(文学版)2025年第3期|阿占:丹青记(中篇小说 节选)

   ...膀上镀了一层金。 午休闭馆时分,整座美术馆都在小睡。只抱白醒着。到底是年轻,元气满,无须用午睡回血。再来就是好奇,他想四下多看看。 美术馆三进式,园子嵌着园子。甬道兜转,串起了六栋小楼。小楼有名,取自四书之《中庸》,“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说是楼,也不过两层。前园正中的博也,后园正中的久也,皆悬山顶,琉璃瓦,凸字形平面。余为硬山顶,小灰瓦,清水墙。二进三的中园,东西各两条柱廊,可见彩绘...

新作品#报刊在线#《中国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7/c418927-4044057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6日8时42分27秒 郑板桥的乡愁味道

   ...板桥故居了。 我就是在郑板桥故居读到《板桥家书》的,那是封200多年前的旧信。当时郑板桥在山东范县做官,想念老家江苏兴化,经常给在兴化的堂弟郑墨写信,说说家事,再说说他的乡愁。比如《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天寒冰冻时,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暇日咽碎米饼,煮糊涂粥,双手捧碗,缩颈而啜之,霜晨雪早,得此周身俱暖。” 记得默读到这一段,差点在故居的院子里...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9/c404018-4044170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4日8时21分32秒 蒙曼:苏轼的贬谪生涯

   ...蓄,用于资助“两桥一堤”的建造。 被贬谪海南儋州时,苏轼已62岁,与昌化知军张中访当地士人黎子云后,由黎氏捐地、张中出资,共同创建载酒堂。载酒堂就是后来的东坡书院。苏轼在此广招学子,教给他们经史子集、四书五经、儒家经典,引导他们研习中原文化。从这时开始,儋州的学子络绎不绝地跨越海峡,踏上科举之路。苏轼三年的文化拓荒,为这个地方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苏轼被贬谪到黄州、惠州、儋州,给这三个...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4/c442005-4044488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4日7时29分14秒 康熙科学笔记里的神奇动物

气温逐渐升高,动植物展现出活跃的状态,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古代,尽管读书人以四书五经为主要内容,但还是有不少人关注大自然。尤其在清代,康熙皇帝就非常博学,在处理政事之余,还深入研究考察自然科学。《康熙几暇格物编》就是康熙皇帝在户外进行考察后的心得汇总,由几十篇小文章组成,可谓康熙皇帝的“科学笔记”。 康熙皇帝通过现场观察、档案查阅以及实验论证等方法,对飞狐、海鱼化麅、青马、熊等动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自...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0/c442005-4044300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0日12时12分58秒 《人民文学》2025年第3期|范稳:青云梯(长篇小说 节选2)

   ...,透着母兽的锋芒;嘴唇丰满而上翘,鼻翼丰厚,乳房像两个火热的小太阳,贴在身上会让男人燃烧起来,勾起无尽的欲火。吴廉膺在她身上找回男人的自信和伟岸,并不仅仅是因为那药丸。她让一向自视甚高的吴廉膺跌倒在“四书五经”界定好的纲常伦理之外,让他有在旷野里撒野的放纵感。 他如此地痴迷于山猫的异域情调,以至于虽然山猫被赶出吴家大门,他还让贴身小厮魏小四给她在建水西城找了一处房子,又拿出银子让山猫开了一家杂货铺以维...

新作品#报刊在线#《人民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4/c418925-4043914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9日8时26分46秒 《绿洲》2025年第2期|刘云芳:庄稼后裔

   ...到。 几年前,祖父曾劝慰病后悲观的父亲,他说,天地乾坤,人不过是草木的一种。他让父亲享受当下,不要放大自己的悲苦。我当时惊讶地看着他,这个在乡村生活了一辈子的老人,竟能有如此见解。后来又想,他从小通读四书五经,又一辈子与庄稼打交道,并且多年来,保持着长久地观察各种植物的习惯,便也不奇怪了。 他总会问起,你那里下雨了吗?庄稼长得怎么样? 我说,我在城市里,没有地。 城市周围也没有地吗? 我不好意思说自己...

新作品#报刊在线#《绿洲》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3/c450424-4043834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8日8时20分24秒 《人民文学》2025年第3期|范稳:青云梯(长篇小说 节选1)

   ... 两人在这样的一个夜晚相会当然不是论说故乡名小吃的,甚至也不为叙旧。时局才是令人难以下咽的一道菜。刚进书房时,趁主人张罗酒具茶点,陈云鹤浏览了一眼书案,几本线装书散乱摆放,有“字遵洪武正韵”的大字版《四书》、咸丰二年版的《诗经·国风》、朱熹《楚辞集注》三册,及《涵芬楼古今文抄》《书经旁训》《盐铁论》《齐民要术》《升庵集》等。在一个阳雕二龙戏珠端砚边,主人用一方金丝楠木镇纸压着一本比线装古书开本更大一些...

新作品#报刊在线#《人民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0/c418925-4043547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7日8时50分54秒 孙中山如何学语言

   ...的,“幼读儒书,十二岁毕经业”。何谓经业?据考证,当时的私塾,除了明清时期入塾必须读的《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等,其他还有关于诗词、古文类的文学书籍和历史书籍,然后就是传统的“重头戏”四书五经。孙先生幼时读书就是要“求甚解”的。他曾对美国人林百克回忆说,在私塾时,每个孩子都在老师教鞭的阴影下,面壁高声背诵《三字经》,问题是,大家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一个月以后,孙先生再也憋不住了,他对老...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4/c404063-4043905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4日9时52分54秒 栾梅健:清末学制与五四新文学的发生原创

   ...己入塾读书的经过:“认识一千字后,陈先生便给我读了一本《三字经》……读完后,先生便给我读一本《诗品》……读完《诗品》后,先生说可以诵读长短句了,便教我读一本《孝经》。……读完《孝经》就读四书了。照例读四书的顺序,先读《大学》,次读《中庸》,然后读《论语》与《孟子》。”[17]对于一个天性活泼的少年来说,整天囫囵吞枣的背诵,只会让学生视读书为畏途。鲁迅曾将这枯糙乏味的场景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详细地...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6/c404063-4043238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6日12时16分4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