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473 篇有关 《古诗十九首》 的页面,用时 0.122秒.

第1页  共24页

徐则臣“京味”创作的文学史意义

   ...。”[1]徐则臣在写作当中,往往不是以某个人、某段故事、某种生活为自己的创作对象,而是真实地将其放置回历史发展背景当中。徐则臣始终保持着对传统文化的高度关注,他重读《聊斋志异》、“三言二拍”,反复读《古诗十九首》,看元曲,试图将历史与文化带入小说当中,他在《王城如海》中着重描写了戏剧;在《北上》中写到郎静山的极具中国山水画风格的“集锦摄影”艺术、麒派的京剧和江苏的淮剧、考古和瓷器;在《耶路撒冷》中写到书法和...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2/c404030-4043731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3日9时17分4秒 扬之水《问学记》:如烟往事忆旧人

   ...点提到的徐梵澄对她早年的影响较大。扬之水向这位被誉为“现代玄奘”的著名学者问学是多方面的。他们的交流轻松自然,不经意间,徐梵澄就会流露出富于学养的启示,比如徐梵澄提醒她学诗的路途和学书法类似:“先从《古诗十九首》入手,熟读《文选》诸诗,而唐,而宋,元、明可越过,清初王渔洋诗不可不读。”徐梵澄如此纵贯谈诗,绝不是简单信口一说,那是源于其扎实精深的诗歌学养。徐梵澄身为学贯中、印、西的著名学者,在古诗上造诣也是非...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6/c404063-4043238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6日12时17分36秒 《福建文学》2025年第2期|杨献平:巴丹吉林人物记

   ...时候,在成都停留,好好和他叙叙旧。此后,偶尔他会视频过来,和我胡聊几句,而我们说得最多的话是,一晃就老了,当年不知天高地厚的两个人,差不多都五十岁了。人生半百,恍如一梦。有时候,我还煞有介事地给他背诵古诗十九首中的《青青陵上柏》,尤其是“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这两句。

新作品#报刊在线#《福建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6/c419003-4042668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3日9时16分47秒 2025年2月全国文学期刊目录盘点

   ...路(组诗) |李路平 归来已是秋(组诗) |王玉瑞 接续一条河的香火(组诗) |宋心海 梦的叙事(组诗) |那萨 接受美学视域下许渊冲的古典诗歌翻译 |方钰媛 李商隐诗歌中的象征手法研究 |田广维 《古诗十九首》的时空艺术 |冯玉华 王阳明诗歌中的生命意识 |安仕博 新月派新诗探索 |龙丽奎 创意写作 从《倪焕之》探讨叶圣陶的教育理念 | 李伟 《聊斋志异》中人物形象的塑造研究 | 张劲雨 唐子俊 史铁...

新作品#报刊在线#文学期刊目录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05/c436741-4041291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9日14时59分19秒 《天津文学》2025年第2期|于坚:月出皎兮——论明月

   ...中的常事,我总是在每个地方寻找那一轮明月。(农历已经为明月标出了时间,我可以在历书上找到它。这是世界上唯一一本为月亮的到来标出时间的书)《春江花月夜》《赤壁赋》成了我青年时代的精神支柱(其他支柱还有《古诗十九首》、阮籍、王维、李白、杜甫、苏轼、歌德、契诃夫、巴尔扎克,还有《约翰·克利斯朵夫》……文学就像一座埃及神庙,有许多石头支柱)。背诵这首诗,总是令我产生一种“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心境,我已经成为最优秀的...

新作品#报刊在线#《天津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0/c419004-4041601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4日8时28分9秒 唐诗中所见人生的残酷性

   ...活困难,更是精神困境。是生不逢时、报国无门、才华不展的逼于无奈之境。“卞和献玉”成为诗人最永恒普遍的命运塑像。缪钺教授有文章《两千年来中国士人的两大情结》,其中一个亘古的情结即“士不遇”。从屈原到汉末古诗十九首,到陶渊明,都是诗史的最痛感,到唐人这里,哀音蔚为大国。崔珏《哭李商隐》开头说:“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写到天上去;结尾说“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又写至九泉处,简直就是直上直下...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08/c442005-4041462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8日8时27分6秒 《芒种》2025年第2期目录

   ...路(组诗) |李路平 归来已是秋(组诗) |王玉瑞 接续一条河的香火(组诗) |宋心海 梦的叙事(组诗) |那萨 接受美学视域下许渊冲的古典诗歌翻译 |方钰媛 李商隐诗歌中的象征手法研究 |田广维 《古诗十九首》的时空艺术 |冯玉华 王阳明诗歌中的生命意识 |安仕博 新月派新诗探索 |龙丽奎 创意写作 从《倪焕之》探讨叶圣陶的教育理念 | 李伟 《聊斋志异》中人物形象的塑造研究 | 张劲雨 唐子俊 史铁...

新作品#报刊在线#《芒种》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05/c430549-4041296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5日14时53分0秒 她的百岁人生 成为古典诗词最好的注解

   ...忆,1979年4月24日,叶先生在南开大学的第一讲,是在第一阶梯教室。叶先生用自己的诗句“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作为开场白,一下子就把同学们全都吸引住了。此后,叶先生白天讲诗,晚上讲词,讲《古诗十九首》,讲曹操的诗,讲陶渊明的诗,讲晚唐五代的词。讲座一直安排到当年的6月14日。 在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每堂课,学生们都听得如痴如醉,不肯下课,直到熄灯号响起。叶先生还作诗形象地记录了当时上课的场景:“...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05/c403994-4041276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5日9时3分47秒 怀乡书写的总体脉络和主要特色

   ...怀乡情感。于是,书写游子的怀乡、思乡之情,成为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 怀乡之情的书写在《诗经》中就出现过,《小雅·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至今都是抒发怀乡之情的名句。《古诗十九首》中有一首是这么写的:“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诗歌通过刻画一个愁思辗转、夜不能寐的游子形象,将怀乡的...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2/c404033-4040659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30日10时10分38秒 王十月:“不服周”的楚地作家

   ...周边的建筑工地做小工。白天做重体力活,晚上不加班,就到县文化馆跟王子君先生学素描,后来学工笔,周末去听诗词课。无论是画画还是诗词写作,王十月都展现出罕见的灵气。 《春江花月夜》读几遍就能背诵,最喜欢《古诗十九首》、陶渊明、李贺、李商隐,当时不那么喜欢李白,更不喜欢杜甫。也读了两本外国诗,《莱蒙托夫诗选》和《济慈诗选》。诗是语言的艺术,这些阅读为他后来的小说写作打下坚实的文字功底。 学画画,学诗词,王十月并不...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6/c403994-4039594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6日8时45分13秒 当文艺创作遇上AI:是冲击还是赋能?

   ...处理上颇为新奇之外,并无太大建树,被学界评价为充其量只是在进行“陌生化组装”,还有作家将之批评为“修辞的空转,东一句西一句随意组合,意象缺乏内在逻辑,软语浮词,令人生厌的油腔滑调”。以古诗作为参照,《古诗十九首》在用词上并没有“小冰”写作那么华丽,然而其几乎每一首都能触动人心,不但能让东汉末年的读者感怀,而且也能让时隔一千八百余年的我们产生共鸣。那质朴而凝练的文字蕴含着真挚的情感,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洞察,从而...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3/c404033-4039485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3日11时27分58秒 郑培凯:永怀叶嘉莹老师

   ...师真的逝世,不愿发生的预期成为事实,还是让我慨叹世事无常,人生如幻,如露亦如电,难以接受。近六十年的师生之缘,往常可以通过微信联系,言笑晏晏,现在居然只剩回忆。这不禁令我联想,曾在《诗选》课上听她讲解古诗十九首,说到“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时,那种怅然无所托付的感受。 半年前,叶老师要她的秘书通过微信,传来亲切的关怀与问询,声音清脆婉转,如黄莺歌唱。她像从前上课讲解诗词那样,说得高...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23/c404063-4038785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4日18时4分48秒 《文脉的演进》新书出版座谈会:一课三十载,文脉五千年

   ...可以从书中见出作者学养深厚,视野开阔。从中西文学对比来看,既有中国先贤的积累,又有西方对中国文学的观点和研究;既讲诸子,也讲《左传》《史记》,在说它们研究现状的同时,自然流露出作者自己的看法,比如对“古诗十九首”“苏李诗”的解读,很令人感动。值得一提的是,本书能直观地表现出课堂的现场感,即部分内容详尽,往复回环,部分内容就略去,还原了真实的课堂场景。“特别是三个‘轴心时代’的提法很新颖”。 对于“三个轴心时...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9/c403994-4038549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9日10时24分45秒 李修文:能自己下手,就绝不旁观

   ...许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的远方不全是诗,还有命运凄惨但照样在周旋缠斗的人,这些人让我们看到一种不一样的生活。 中青报·中青网:你在《诗来见我》中通过古典诗词写人生际遇,你最喜欢哪位诗人? 李修文:我最喜欢《古诗十九首》,写普通人的普通心情、普通遭遇,他们会有哀伤,但依然对世界充满希望。老百姓的生活中没有帝王将相,但会让人觉得像一座圣殿在世俗生活中慢慢开启大门,每一次读,都会觉得,做一个再普通的人也是有价值的。这个...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4/c405057-4037552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8日15时41分36秒 送别“诗词的女儿”叶嘉莹

   ...来自上海的90后孔女士,此前听过叶嘉莹的讲座,深受感染,这次趁周末,她坐了一夜火车,早上直接拉着皮箱赶到天津告别仪式现场,送叶先生最后一程。她还在火车上抄写了一段《古诗十九首》表达哀悼:“叶先生讲过《古诗十九首》,特别精彩。” 曾表心迹: “吁嗟身后名,于我若浮烟” 叶嘉莹一生花费很大精力投入在诗词教育上,努力促进诗词润及现代社会。 叶嘉莹用生命体悟诗词、传播诗词,将诗词感发的力量升华为荡涤心灵的能量,在无...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6/c403994-4037688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6日9时59分50秒 叶燕兰:诗是关乎普通心灵的古老慰藉

   ...向细微善感地走向独一份的内心、日常,体察在这变幻的大世界上一颗小心脏渺小真切地跃动。“大”或“小”,仅是因人因事而异的方式方法,过去了千年,《诗经》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古诗十九首》中“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飚尘”“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仍能打动后来无数捧读的“你”和“我”,关键在于诗句背后凝结的情感与厚望是深挚地从这片土地、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内心深处破土发芽顽强成长起来的。我...

专题#专题#《人民文学》“新浪潮”作家观察#创作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7/c459099-4037032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7日15时59分21秒 “诗词的女儿”一路走好

   ...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千春犹待发华滋”这几句。网友“轻寒晓花”回忆:“最开始在图书馆借到她讲杜诗的书,看得不过瘾,后来买了一套,包括说汉魏六朝诗、阮籍咏怀诗、陶渊明饮酒及拟古诗等,也看过她讲古诗十九首、讲唐宋诗词、讲清词的著作。她说,诗词最重要的是要有感发的力量,我觉得这是评判诗词优劣最准确、最中肯的标准。”一位天津网友表示:“作为老师,我会努力向您学习,努力为学生打开中华文化的大门。” “我虽然...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6/c403994-4036941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6日9时14分15秒 叶嘉莹:未应磨染是初心

   ...先生回忆,1979年4月24日,叶先生在南开的第一讲,是在第一阶梯教室。叶先生用自己的诗句“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作为开场白,一下子就把同学们全都吸引住了。此后,叶先生白天讲诗,晚上讲词,讲古诗十九首,讲曹操的诗,讲陶渊明的诗,讲晚唐五代词,讲座一直安排到6月14日。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每堂课,学生们都听得如痴如醉,不肯下课,直到熄灯号响起。叶先生当时还作了诗,形象地记录了当时上课的场景: 白昼谈...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5/c404063-4036882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5日10时40分31秒 张莉:阅读使我重新认识世界与自我

   ...信任。所以,只要写评论,我便处在纠结和煎熬的状态中。好在,我现在享受写散文,我写散文的快乐高于写评论的快乐,写散文时我更放松。 你常重温读过的书吗? 张莉:人到中年以后我爱上反复阅读。重读的书很杂,《古诗十九首》《红楼梦》《鲁迅全集》,还有伍尔夫《一个人的房间》、波伏娃《第二性》、苏珊·桑塔格《重点所在》、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福柯《规训与惩罚》、萨义德《东方学》、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13/c405057-4036046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14日7时56分43秒 鹤立蛇行:世界文学与《中国文学史》

   ...知道的文学经典。非西方文学,包括中国文学,虽然也各有自己的经典,却大部分还停留在自身语言文化的范围之内,并没有成为在全世界广泛流通的世界文学。中国文学有数千年悠久的历史,自《诗经》《楚辞》以来,汉赋、古诗十九首、乐府、唐宋的诗词和古文、元、明、清的戏曲和小说,还有现代白话文学中的许多精品,在中国拥有众多的读者,其中的经典具有完全可以与西方文学经典媲美的审美价值,然而在中国之外,世界上大多数读者却并不知道。中...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28/c404090-4034844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28日9时12分1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