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7 篇有关 《华西坝的钟声》 的页面,用时 0.065秒.

第1页  共1页

谭楷的事业与创作——谭楷先生印象记

   ...父”“泌尿科泰斗”“麻醉云朵”以及成为著名的“父子校长”“华西神刀”等等悲壮而艰辛的丰富内容。虽然复杂的政治环境改变和非正常的政治运动,使其中的不少人蒙受委屈,遭受苦难,但有价值的伟大精神和行动,就像华西坝的钟声不断地在历史的天空回响,在时间的见证下永远地释放着动人的力量。 还有像《你们是美丽的天使》,真实地记录华西大学医院的后来在校者,在现实的疫情灾难中,勇敢出发,亲临一线开展救护防护行动,同样是华西传统精...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18/c404030-4019769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18日8时56分52秒 生活给我非写不可的冲动

   ...还写啥子?这把年纪了,该休息了!”的确,如果从1963年12月7日,在《解放军报》发表第一首诗《雪山下的篝火》算起,我从事业余文学创作已经60多年了。2023年12月14日,四川省作协召开了我的新书《华西坝的钟声》研讨会。我三次起草了发言稿,全都推翻了。静夜里,我反躬自问:你写作的目的是什么?是追名逐利吗? 年轻时写诗,完全出于兴趣和爱好。说“追名逐利”还没有那个本事。翻一翻放在案头的几本书《孤独的跟踪人》《...

理论评论#创作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222/c404032-4018131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2月22日9时18分58秒 华西坝文化丛书“上新”作家谭楷推出《华西坝的钟声》

   ...个领域内均取得不俗的成绩,令人赞叹。他分享了创作这部作品的点滴经历,讲述了他在资料收集、整理和采访过程中发生的感人故事以及写作这本书时发乎内心、流泻于笔端的炽热情怀。他说华西坝的故事是讲不完的,写作《华西坝的钟声》的过程只是一次收集历史碎片后的文字拼接、只是一通开场锣鼓,希望有更多的人来讲更精彩、更动人的华西坝故事。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512/c403994-32684646.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5月12日8时42分14秒 78岁作家谭楷执笔 为逆行的白衣天使著书立传

   ...大学、燕京大学、华西协合大学(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五所大学在华西坝共同办学、坚守大后方的故事。谭楷曾写过《枫落华西坝》,作为“华西坝文化”丛书(第一辑)中的一本,入选2017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华西坝的钟声》作为“华西坝文化”丛书(第二辑)中的一本,入选2020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2020年,各地医务人员驰援武汉,川大华西医院援鄂医疗队和山东齐鲁医院援鄂医疗队相遇天河机场,相互呼喊着“加油”,...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716/c403994-32159654.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7月16日8时44分36秒 78岁作家谭楷为白衣天使当“秘书” 85后华西医生抗疫纪事出版

   ...齐鲁大学、燕京大学、华西协合大学(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五大学在华西坝共同办学、坚守大后方的故事。谭楷曾写过《枫落华西坝》作为“华西坝文化”丛书(第一辑)中的一本,入选2017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华西坝的钟声》作为“华西坝文化”丛书(第二辑)中的一本,入选2020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2020年,当看到了各地医务人员驰援武汉时,华西医院援鄂医疗队和山东齐鲁医院援鄂医疗队相遇天河机场,相互呼喊着“加...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713/c403994-32156141.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7月13日8时55分49秒 一次“生命火灾”中的抢救

我是在华西坝的钟声里长大的。 少年时,读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曾感动不已。艾青的故乡是浙江义乌大堰河,我的故乡在哪里呢? 我的故乡在成都,锦江之南的华西坝:那粘过蝉子的林荫道,那捉过鱼虾的小溪,那偷苹果时撞见黄鼠狼的果园,那比谁胆量大半夜钻进去的解剖室,还有新礼堂元旦春节的戏剧晚会,工会俱乐部夏夜的美味饮料,每个周未放映的坝坝电影,还有那些记不得大名却牢记住小名、绰号的小伙伴…… 故乡,是不会...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318/c404018-30980058.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3月18日7时25分35秒 陈寅恪到成都右眼已坏 自笑平生畏蜀游

   ...国,处身不惠不夷间’。”李思纯为之大笑。则此语已成先生指谓改朝换代前夕的代用语,而其在1946年已逆料世局将变,足见识力之深。   抗战胜利的消息传来之际,成都街头鼎沸了。已经目盲的陈寅恪聆听回荡在华西坝的钟声,悲喜交集,赋七律一首:“降书夕到醒方知,何幸今生见此时。闻讯杜陵欢至泣,还家贺监病弥衰。国仇已雪南迁耻,家祭难忘北定时。念往忧来无限感,喜心题句又成悲。”   患难见真情   到成都时,陈寅恪的...

文史#文史钩沉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2/2012-04-16/124473.html 发布日期: 2012年4月16日15时11分1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