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间,则名士风流,有六朝人气息。十力则起居无尺度,言谈无绳检。一饮一膳,亦惟己所嗜以独进为快。同席感不适亦不顾。然言谈议论,则必以圣贤为归。就其成就论,一浮擅书法,能诗,十力绝不近此。十力晚年论儒,论六经,纵恣其意之所至。一浮视之,转为拘谨矣。但两人居西湖,相得甚深。殆以当年,两人内心同感寂寞,故若所语无不合。及在复性书院,相从讲学者逾百人,于是各抒己见,乃若所同不胜其所异,暌违终不能免。” 而对于梁...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04063-4047162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10时13分26秒 江湖散人陆龟蒙的隐逸生活...蟹从低洼潮湿之地蜂拥而出,在“蟹王”的率领下不舍昼夜地朝着江河热烈奔去。 即便有蟹断的阻隔,仍有不少螃蟹能涌入江河,随后它们的体型渐大,并顺着江流继续向大海进发。见螃蟹拥有如此意志,陆龟蒙感慨说道,《六经》与那些高深的学问不就是大海吗?读书人做学问也需从低洼潮湿之地奔向江河、投奔大海,倘若不然,岂不是连那螃蟹也不如了? 畦蔬与瓮醁 便可相携迎 陆龟蒙家有三十多间屋子,十万步吴田,合约四百亩。此外还有十...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2/c442005-4046580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2日18时36分19秒 文艺大众化与“新大众文艺”...设立的专门从事从民间“采风”(搜集、整理民歌、民诗)的机构,而这些采自民间的东西,经专门人才的整理加工之后就逐渐成为规范的、雅驯的东西,进入了官方正统的文艺系统,载入史册,流传于后世。譬如孔子的“删订六经”就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先例。本来,文艺的源头在民间,最早的作者往往就是混杂在百姓堆里的下里巴人、无名氏,可是当文艺有了规范的统绪、成了有知识阶层的专利品之后,这源头或最初的原始样貌便被掩盖、遮蔽,使人...
专题#专题#新大众文艺#《延河》杂志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7/c460048-4045494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7日15时57分52秒 师道为人,学以为己——论苏炜散文的“师说”新语...留学生的札记》,不拘于八股文体,常以寥寥数语,道出学问真知。另有若干文艺批评及随笔散见于《读书》《书屋》《书城》《万象》《文学评论》等海内外多种刊物,文章兼具美学及史学价值。 若以“六经注我”或“我注六经”戏解之,苏炜算得上是当代不多见的“游于艺”之士。偏偏这“游于艺”之人,又不执着各种名头,毫无“成圣”之心,更无占山为王之念。有学者曾疑惑,按苏炜的天分,继续写小说,或专事某一艺,会有更大的成就及影响...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1/c404030-4045126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日9时21分38秒 新文学如何发明“古典”——以“整理国故”为视角...堂拓展至民间,重建了中国文化的等级秩序。 新文化倡导者对歌谣的搜集、整理与研究,除关注近世、意在启蒙之外,还以此为视角观察遥远的中国古代,具体表现在对《诗经》的重新理解和阐释。《诗经》作为“五经”(“六经”“十三经”)之首,承载着儒家的思想道德与文化理想,这使其当仁不让地具备了“国故”的身份。但以胡适为代表的“整理国故”运动的倡导者,面对作为“国故”的《诗经》,却采取了俗文学的研究视角,赋予《诗经》中...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5/c404063-4044611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5日9时0分15秒 梁启超、钱穆两位大家为何出书同名...认为两派主张不同、截然有别,“惠(栋)仅淹博,而戴(震)则识断且精审也。”钱穆则指出吴、皖两派之内在联系,“东原(戴震)论学之尊汉抑宋,则实有闻于苏州惠氏之风而起也”,“惠、戴论学,求其归极,均之于《六经》,要非异趋矣”,明确反对将乾嘉学派作狭隘的地域划分。我读诸多乾嘉学人的事迹发现,事实上吴、皖两派学者生前都彼此敬重、相互推崇,未有门派之分。划为吴、皖两派,不是当年即有,实始于章太炎、梁启超二人学说...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1/c404063-4044346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1日8时1分24秒 师道为人,学以为己——论苏炜散文的“师说”新语...留学生的札记》,不拘于八股文体,常以寥寥数语,道出学问真知。另有若干文艺批评及随笔散见于《读书》《书屋》《书城》《万象》《文学评论》等海内外多种刊物,文章兼具美学及史学价值。 若以“六经注我”或“我注六经”戏解之,苏炜算得上是当代不多见的“游于艺”之士。偏偏这“游于艺”之人,又不执着各种名头,毫无“成圣”之心,更无占山为王之念。有学者曾疑惑,按苏炜的天分,继续写小说,或专事某一艺,会有更大的成就及影响...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8/c404030-4044129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9日9时55分44秒 才子袁枚的法律人生...泪簌簌,颇道我比他人强!”在溧水做官不足两月,袁枚离开时,父老夹道送行,并给袁枚披上了写满百姓姓名的“万民衣”。这大概是百姓的最高褒奖。这么短的时间能获得百姓的拥戴,说明袁枚确实能为百姓排忧解难。 “六经尽糟粕” 大多数人对袁枚的了解限于文学家,其实,他还是一位思想家,而且被著名法学家杨鸿烈以及思想史专家蔡尚思誉为“大思想家”。袁枚在政治、法律、哲学、美学、经济、文学、史学、教育、民俗等方面均有建树。...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7/c442005-4043324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7日10时1分19秒 传记文学新的美学范式——评聂还贵《秋水长天——王勃传》...化语境,重构初唐文人精神图谱 作品以王勃为棱镜,折射出初唐文化转型期的多维图景。在历史语境中还原历史,是作者一个鲜明的意图与实现。作者大声主张:既非我注《六经》,也非《六经》注我,而是“以《六经》注《六经》”。 一篇“斗鸡檄文”,断然终结一个冠世英才的人生命运。作品通过王勃的浮沉,折射出初唐士人群体在科举制度初立、门阀余绪未消背景下的生存困境。掀开一角以王勃为代表的才子傲气与政治现实冲突、以及儒道思想...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3/c404030-4042969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3日11时39分18秒 DeepSeek会梦见《管锥编》吗?...本。他并非专业小说家出身,写小说对他来说只是玩票,但他的《围城》成了横跨半个世纪的常销书,学者夏志清称其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最用心经营的小说”;他的学问水平令同行叹服,《管锥编》《宋诗选注》都是六经注我、才气纵横之作,在体例上不符合现代学术八股的要求,却正因为不符合,因其在学术著作中倾注的个性与风格,才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钱锺书的写作被后世誉为智性写作、知识分子写作,在我眼中则是狷介读书人的性情...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1/c404063-4042298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1日8时55分4秒 写在屏风上的生命史...评了北宋仁宗将耕织图像更换为山水画的例子。帝王作为国家安危治乱之机杼,其一言一行,甚至一思一虑都关系着天下之命运,故其应以天下为心,以日月为目,以万物为量,以四海为家。因此,他们的屏风上,可以有载道之六经,有治乱之史事,却不被允许有怡情悦性的个人爱好,甚至连欣赏风景这样单纯之事,也要与关乎治国的农家耕织联系起来,而不能将其看做“画”。今天,我们常常将徽宗时期的《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视为一种宝贵的...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07/c442005-4041392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7日8时13分55秒 理学与诗学交织中的 “自得”...于自得。得非外也,故曰自得。”这是一种高度概括的表述。南宋钱时就说得具体些了,他说:“学贵于自得。非自得,虽师友渊源,未免有差。”如上文所言,理学家认为,他们发明的,是圣人千年不传之绝学。圣人之大道,六经之精义,自孟子之死,千有余年,淹晦不明。所以对于千余年后的宋儒来说,既无处获取师授,也不能依赖传注,不能“外”得,只能“自得”,只能自己从圣人遗经中体悟得来。北宋诸子周张二程,递相发明,终使圣学复明,...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06/c442005-4041316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6日7时38分17秒 陈福康:“年谱长编”的“长编”是什么意思?...‘宁失于繁’,犹光志云尔。……承命踊跃,干冒来献。夤縁幸会,得御燕闲,千百有一傥符神指,更择耆儒正直若光者,属以删削之任,遂勒成我宋大典,垂亿万年,如神宗皇帝所谓‘博而得其要,简而周于事’者,则将与《六经》俱传。是固非臣所能,而臣之区区小忠,因是亦获自尽,诚死且不朽矣! 可见,“长编”就是更正式、更庄重的“博而得其要,简而周于事”的编年体史学著作之“初级阶段”,或“前期成果”。“长编”的“义例”和特点...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06/c404063-4041316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6日7时32分37秒 晚清文学解经学的原理与可能...学通经,是重“语”而疏于“文”。作为文学经典,对经书的诠释不应有文学的缺席。吴门将以文解经教授弟子,据吴闿生在莲池讲学院时的学生任启圣回忆,吴闿生讲《尚书》时,一以文为主:“吴师所讲,则以文为主,以为六经皆文,通文者即能通经。”(《河北莲池讲学院始末》)由吴汝纶、贺涛、吴闿生、赵衡等人张大的以文解经理念,遂成为晚清北方桐城派成就文儒的进路。 经学在近代瓦解之后,经学诠释学已散入历史、哲学、文学等现代学...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05/c442005-4041292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5日13时12分20秒 腊月牡丹红...异种,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见不到!美轮美奂,纵玉殿虚无,未睹真容,顾名思义,足以令人翠华想象,纵对唐宋的姚黄魏紫,亦不遑多让。 然而,若论作画的收获,盆栽写生却肯定大于自然写生。因为,自然写生如“我注六经”,我必须跟着花转,虽然可以相对自由地选择角度,毕竟所受的限制较大,所以难免粗枝大叶地草草了之。而盆栽写生则如“六经注我”,花是可以跟着我走的。不仅可以随心所欲地移花就景;还可以适当地剪裁它的枝叶,使...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0/c404018-4040510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2日8时53分48秒 顾骨:朱山坡的“蛋镇注我”...诗人、自己从商彻底远离诗歌;曾经为了拿钱办诗报差点参与抢劫银行的往事;存在于幻想中的临终现场、以及在段颂纪念碑前的发言。这些散乱的蒙太奇构成了金光闪自述的人生,结尾演讲稿的出现使得小说形式又一次归于“六经注我”,既是对“段颂”的纪念,其实也是对诗社,对金光闪短暂人生的隐喻:“我的灵魂在遗留下的诗歌当中”,同时还完成了贯穿全文的关于诗歌地位的思考——“彼之粪水,我之黄金。”在这样的“要么请进来,要么滚出...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1/c404030-4040613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1日9时36分26秒 2024年文学研究发展报告...次转变,奠定了中国古代社会从秦到清的审美基本结构。韩经太聚焦老庄思想,从主体论、生存论、实践论三个角度重新解读中国哲思美论的创造性智慧,以求实现对中华传统文化核心精神的重新认识。吴承学认为,古人对于“六经之学”与“文体之学”关联的思想观念主要不是对于文体学史的事实判断,而是一种价值判断和谱系建构。夏静、赵忠富认为,作为一种原初性批评范式,对“象喻”的研究不仅需要从一种文化的整体视野来观照,而且还必须借...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4/c404034-4040133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4日9时30分8秒 四言诗的筮域书写——以《易经》《焦氏易林》为中心...呈现等方面与《诗经》清新自然、藏巧于拙的“质”而无“文”的风貌相比,显然打上了刻意为之的雕琢痕迹。 教化、美刺等由“隐”至“显”。儒家思想的教化途径在于法天地设政教即由天道至人道,所以内含天道人道、以六经为主体的儒家典籍就承担了品行教化、知识教化、技能教化的重任,所以孔子说:“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0/c442005-4039906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0日8时37分18秒 心猿意马——评朱琺《安南想象》...于小说没有情节,所以穿插在各篇里尤其是夹注里的一连串安南女友,颇为吸引读者的好奇,可惜,到最后也还是没有情节。或许这些女子,才是真正的“安南想象”吧。 看《安南想象》,当然避不开注释。第一眼看去“我注六经”;第二眼看去“六经注我”;第三眼看去,则我、经、世界,相互夹缠、相互注释,皆大欢喜。如朱琺在行读奖颁奖典礼上所说,“奇异”只是皮相,“歧义”才是追求。 杜 撰 朱琺从不遮掩自己对一大摞(注:伊塔洛)...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6/c404030-4039611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6日9时36分49秒 古典学的守旧与创新...”(ex-legein),即不沦于一偏,不党不私,不盲从权威,不迎合潮流,敢于打破门户成见,择善而从,持平而论,即事求道。只有整齐百家,综罗百代,才可能谈得上广博精微。孔子继圣,独秀前哲,就在于他折中六经,故司马迁赞曰:“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史记·孔子世家》)这就是对折中最高的礼赞:镕冶经典,翔集子史,立法立教,终成文明的判断标准。折中非易事,非弘毅睿智之士不能为。 ...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6/c442005-4039594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6日8时44分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