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1521 篇有关 传统经典 的页面,用时 0.131秒.

第1页  共77页

《英汉大词典》(第3版)首发上架

   ...5万,坚持“查得率优先”原则,全面覆盖英语语词与百科门类。 最新版的《英汉大词典》体现了英汉双语之间对应关系,也反映出中国在国际舞台扮演日益重要且富有建设性的角色。词典大量收录、更新了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经典、中国叙事相关的英语词条与例证,如“官窑”(Guan ware)、“二里头文化”(Erlitou)、“敦煌学”(Dunhuangology)等中国历史文化词汇作为新收词条加入;“小不忍则乱大谋”“见贤...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9/c403994-4047042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9日8时2分33秒 舞剧《主角》等将亮相京演集团“五月演出季”

   ...北京演艺集团的多部精品佳作与多台精彩演出也将一一亮相,其中既有荣获“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华大奖”的舞剧《五星出东方》、大麦网高分原创藏风儿童剧《高原上的黑眼睛》,也有中国评剧院的新创作品《咫尺千里》和传统经典剧目《花为媒》《秦香莲》《杨三姐告状》,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的经典剧目《王宝钏》、讲述密云水库建设保护动人故事的《密云十姐妹》,北京曲剧《运河幻游记》等戏曲作品,还有北京民族乐团推出的“青春乐拍《胡同》...

艺术#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8/c404003-4046967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8时29分48秒 让思政课文化底蕴更加丰厚

   ...表现;从采茶戏的一招一式,到陶艺的精雕细琢,再到剪纸书画的巧夺天工,都体现出令人景仰的工匠精神,能帮助学生丰富文化底蕴,提升综合素养,激发责任担当,理应成为思政课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学活动中,可以选取传统经典中的名言警句,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来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平等、民主等理念,引导学生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的内在联系。在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

理论评论#文化时评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4/c407521-4046728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4日9时53分2秒 中华书局开门迎读者:千余位读者共同体验中华文化魅力

   ...华书局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叶冰表示:“我们始终铭记,经典是中华文明得以赓续的血脉,而创新传播是传统文化破圈的密钥。我们真诚希望每一个人都能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去阅读,去感悟,从图书中获得丰厚滋养。期待在传统经典阅读的道路上,我们会有越来越多的同行者。”据介绍,未来,中华书局还将继续举办读者开放日活动,广邀八方来客,共赴阅读之约。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2/c403994-4046530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2日8时41分55秒 陈源斌:向传统致敬

   ...,她读出了当代《红楼梦》的味道。我想到的是现代作家汪曾祺,还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施耐庵,都善用白描。平白如话,别具魅力,需要很深的文字功夫。源斌的《秋菊打官司》原著《万家诉讼》,同样是白描式写作。既受中国传统经典作品熏陶,又采撷于生活,生活化,口语化。 《世事家常》,陈源斌著,济南出版社2025年1月第一版 陈源斌:我家乡天长,跟汪曾祺先生家乡高邮,曾合并为“天高县”,属于维扬地域。南到扬州,东到兴化“里下...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7/c405057-4042003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5日11时52分38秒 标准扩容不代表网络文学难出经典

   ...学”“有理论无文学”的情况,最终从“经典取消”走向“文学取消”。 网络文学经典化既牵涉文学破除“雅俗的鸿沟”,也是网络时代文学经典产生的先声 具体而言,原创性、典范性、竞争性、重读考验、审美性,这几个传统经典标准在网络语境下都会有不同变化。 “原创性”联系着作家个体权威形象塑造,未来网络文学中,这一标准将渐渐从个体原创走向“多维作者”原创。经典作家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个体文化英雄,而更类似读者和作者共同经营(...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4/c404027-4045916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4日8时59分49秒 蔡皋新书《不能没有》出版 用文学点亮童年的光与诗

   ...了一场关于童年、文学与艺术的探索之旅。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党委副书记吴良柱表示,蔡皋的作品《桃花源的故事》《宝儿》等深受新一代小读者的喜爱。而《不能没有》这部作品则是蔡皋在传统经典之外,走近现代儿童生活的全新尝试,将东方哲学、美学融入现代儿童图画书中,传递大善、大美的思想价值。他还强调了美育的重要性,认为施教的最高境界是无教而教,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让孩子感受到我们对待世界的...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9/c403994-4045587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9日7时28分24秒 王蒙:中华文化、中华文学的传统,是虎虎有生气的活的传统

   ...,这位年过九旬的“人民艺术家”依然笔耕不辍,没有因为过往的成绩和头顶上的光环,而稍微懈怠文学事业。更难得的是,他还在中华文化研究阐释、传承发展这一领域,开启了自己的探索,《论语》《老子》《红楼梦》这些传统经典,都在他笔下焕发全新的神采。 在王蒙眼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至今活着的文化;而在我看来,王蒙本人同样代表了一种“活着的传统”:其一是在最大程度上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饱蘸热情的大笔书写火热现实,追...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2/c405057-4045245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日16时5分27秒 课本作家走进课堂 茅盾文学奖得主阿来在西大附中开讲

   ...读经典,悦享人生”手抄报制作、“笔耕前路,诗作春秋”三行诗创作、“青春之名,星海之韵”经典篇目吟唱、“幕启智韵,语绽芳华”文学经典展演、“墨砚新磨,弦歌再奏”校刊《弦歌》征稿等系列活动,以创新形式激活传统经典。 西南大学附中校长张勇表示,本届文学节以破茧之势唤醒沉睡的墨香,让师生们在科技时代葆有心灵的澄澈,期待学子们通过文学节活动“守护经典、记录时代、探索创新”。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8/c403994-4044853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8日8时20分16秒 用苏州评弹讲述中国故事

   ...香、何丽娜,甚至在不同人物间来回切换,每一次转变都需精准拿捏,才能让评弹的魅力真正展现。”这背后,是长期积累的技艺,也是评弹艺术传承的匠心所在。 苏州评弹之美,不仅在于说表、弹唱等技艺,也在于其文本。传统经典书目各家各说,长演不衰,而新创作品则让这项古老的非遗艺术焕发新的生机。 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的演出现场,许多观众听完《永远的怀念·爱在永远》被深深触动,情难自禁、潸然泪下。由盛小云亲自创作并主演的中篇苏...

艺术#人物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0/c404005-4044266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0日8时43分17秒 数字现代性:中国新媒介文论话语范式

   ...者映射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变法,鼓吹人道精神、民本思想和个体主体精神;或者将西方个人主义、中国传统集体主义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多元性“人道”,以对抗“天道”。需要强调的是,这些作品与同类型的书写—印刷时代的传统经典不同,作者在设置和表达上述严肃主题时,常常会将网络环境、数字社会中的立场、现实、思维、观念代入创作,或者将上述严肃主题置于数字文化视野中,或者利用数字或网络条件搭建出的文艺形式探索种种严肃主题。202...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1/c419351-4043636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2日9时26分1秒 谷好好:坚持守正创新 增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文化自信

   ...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以上海昆剧团为例,我们始终秉承“激活传统、致敬经典”理念,守正创新,让经典绽放时代风采。这些年,不少剧目在全国舞台上屡获佳绩,这让我们更加坚定继续踏实走好“传统经典的当下再造之路”。同时,我们追求传统文化强强联手,寻求发展戏曲事业的全新范式。去年,我们开启与故宫博物院的合作:2024年12月11日至12日,上海昆剧团在上海北外滩友邦大剧院上演《太和正音——故宫昆...

专题#专题#聚焦2025全国两会#两会声音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2/c460133-4043700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2日8时29分57秒 为建设文化强国凝聚青春力量

记者:当前,一些具有东方美学的传统经典,凭借技术革新颠覆传统叙事,成为现象级的作品。这充分印证了青年创作者正以破界之力,为行业注入全新可能。建设文化强国,需要以文化繁荣兴盛为支撑,需要名家辈出、名篇涌现。您认为如何创造好环境和好机制让青年创作出文艺精品? 阎晶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国家文化软...

专题#专题#聚焦2025全国两会#两会声音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1/c460133-4043655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1日12时40分36秒 勾勒央美百年中国画临摹教学面貌

   ...,展出央美百年来中国画临摹教学的相关作品300余件,旨在挖掘“传移模写”古法在当代中国画创作、研究、教学中的价值与新意。 “传移模写”是中国古代绘画“六法”之一,指临摹作品。中国画的发展创新,离不开对传统经典的传承。20世纪中叶,在叶浅予、蒋兆和、李可染、郭味蕖等人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在方法上将临摹、写生与创作有机结合,从原则上使传统、生活与创作相统一。其中,临摹教学既是传统技艺的...

艺术#展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0/c419390-4043525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0日8时33分27秒 如何将传统文化做成一本好书?

   ...学图书。编辑团队精意覃思、精雕细琢,全力推动传统国学尤其是古籍的普及与推广,在广大读者群体中赢得了良好口碑。 为契合现代读者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多元需求,在原版古籍出版之外,团结社主要从四个方面着力:一是传统经典读物的“文白化”,通过以文白对照的《群书治要》《白话二十四史》《白话资治通鉴》等为代表的国学经典大众读本,有效拉近读者与传统文化、传统国学之间的距离;二是历史学术读物的大众化,以“华夏传统政治文明”书...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6/c403994-4042652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4日8时36分21秒 闻一多重释传统经典的路径

   ...清本真面目;二是实施验证,通过关键词语的多方考释还原历史;三是开掘价值,在文学史脉中以古今中外对话彰显其“典范引领”与“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等价值。这不仅可以用于对《诗经》的还原与阐释,也可以用于对整个传统经典文学的还原与阐释工作,借此让更多的传统经典资源参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构中来。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20世纪40年代中国现代文论转型研究”(23BZW019)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赣南...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0/c404064-4042239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0日12时6分31秒 家庭、家教与家风

   ...一起,成了五口之家。像父辈用尽一切力量托举我们一样,我们用尽心力去培养儿子对书的热爱。岳父母用他们勤俭持家的智慧和付出保障了我们有充裕的时间读自己喜欢的书。我的阅读广而博,尤喜新知;妻子读书细而深,对传统经典很有心得;儿子读书非常专注且速度飞快,从开始的好玩逗乐扩展到兴趣广泛。 我们家的书香是从黄土地里长出来的,平凡中蕴含了几代人一如既往的持续奋斗。父母生于上世纪30年代初,岳父母生于40年代,他们有读书...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7/c404018-4041954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7日7时2分32秒 人工智能时代,文学还重要吗

   ...。这种价值深深植根于中国古典文化的立言精神之中。然而,伴随互联网的普及,我们见证了所谓“立言”的爆发式增长,网络小说等新兴文学形式的出现,使得文字的神圣地位逐渐削弱。20世纪初的文学家们一般具有深厚的传统经典造诣,进入20世纪下半叶,古文的地位受到巨大冲击,文字更多地蜕变为传递信息的工具,而文学则变成了抒情达意的方法。古文更多蜕变为电视节目里的诗词背诵。这一转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的大众化,却也不...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3/c404033-4041794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3日10时1分26秒 钱锺书研究的新成果——读《钱锺书的“三维”文学空间》

   ...述进行了系统介绍与研究。相关著述意在向西方介绍中国传统文学,纠正西方对中国文学的误读与误解,同时考证了中国文学在西方的传播、演变,让人们从中了解到当时西方人对中国及中国文化的认识与接受情况,以及对中国传统经典诸如《赵氏孤儿》《好逑传》等的翻译和传播情况,凸显了钱锺书在中外文学交流方面的先行者地位与突出贡献。 相较以往研究,除对钱锺书创作风格与中外文学交流实绩进行了研究拓展,田著更具思想意义与学术价值的是,...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3/c404030-4041792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3日9时38分19秒 中国舞剧:佳作频现 未来可期

   ...神,也显示出媒介与观众共同铸造的时代效应。 用现代视角开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当下中国舞剧的选材多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涉及历史文化名人、历史事件和神话传说等多种题材,具有丰厚文化底蕴。而如何让这些传统经典变得更好看,尤其是吸引浸泡在“网络海洋”中的青年人,难点之一就在于如何经由舞蹈媒介进入这些文化宝藏,寻找到新鲜活泼的表达方式,对这些民族共有的珍贵文化记忆进行现代阐释,进一步开掘舞剧这一艺术形式所能触...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2/c419389-4041689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2日8时20分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