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评论家关注当下文学现场,切入时代发展课题,成为国内选刊文学和评论刊物的一时之选。《上海市地方志·文学艺术分志·文学卷(1949-2010)》《上海作家》《上海诗人》和“老作家丛书”等编撰出版,以及《上海纪实》电子刊的推出,也为上海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沟通交流搭建了平台。 网文扬帆,驰越蔚蓝深海 上海是网络文学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全国最早成立网络作家协会的省市之一,是汇集全国重点网络文学企业最多的城市,也...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5/c403994-4042530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5日8时1分18秒 总有一些美好无法挽留...然很累报酬极少,但我却很高兴,这么好玩的校园实践机会难得,还拿到一张客座教授的聘书。 敏华一辈子兢兢业业在大学校园当园丁,桃李满天下,正式退休后有了更多的时间,她像初学者一样谦虚地向我报选题投稿,为《上海纪实》写过几篇很好的非虚构作品,在年度评奖中获得个小奖,她照样乐滋滋到现场领奖。我在报刊上见到她的好文章会发短信祝贺,她也关心我的文学创作,每次送书去都会得到她很诚恳的读后感。2016年我的非虚构散文集《...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3/c404018-4040044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4日8时39分1秒 海菜花重现背后,上海作家书写来自上海的洱海守护者...的上海教授’,他把后半生的心血、感情、智慧都投入在那片土地上。”作家赵丽宏说。 “生态文明建设是系统工程,这本书的价值在于通过洱海治理这一案例把生态文明的系统性揭示了出来。”上海炎黄研究会会长汪澜说,上海纪实文学有写科学家的传统,文学和出版工作者有责任塑造好当代科学家的形象,让低调的科学家群体为大众所知。 国家一级导演、上海市文联副主席滕俊杰在这本书里“读到了大自然的叹息,读到了人的觉醒,感知到面对世界性...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606/c403994-40007210.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6月6日8时51分58秒 在世界中心舞台“讲述中国故事”...听之路复盘、白描记叙,力求只做还原,不做吆喝;互鉴交流,话题自洽;视听共鸣、真实再造。体现中国文化‘走出去’,更要‘走进去’,即‘走进主流场所、主流人群、主流媒体’的追求。” 上海作协华语文学网《上海纪实》电子刊第二届“永业杯”现实题材纪实文学大赛日前揭晓。得知非虚构作品《在联合国的舞台上》以最高票获得一等奖,导演滕俊杰由衷感慨,“镜头展示是影视的本体,导演要用镜头说话、说好话,要达到这个目标,不是仅...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228/c403994-32594996.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2月28日8时4分9秒 将镜头对准万户千家:国产纪录片十年回顾...纪,国产纪录片的产业化实践不断丰富,开辟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在国家对纪录片的大力支持下,纪录片频道专业化建设成为发展重点。2011年,全国第一个纪录片频道——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播出,之后北京纪实频道、上海纪实频道、湖南金鹰纪实频道接连上星播出。 2015年,纪录片国际合作得到进一步推动。中国五洲传播中心与美国探索频道合拍的纪录片《神奇的中国》、中国五洲传播中心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合拍的纪录片《鸟瞰中国》...
艺术#影视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805/c419388-32495240.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8月5日8时50分39秒 紧贴时代脉搏 上海文学界为奋进中的生动中国激情书写...声誉。 近年来,上海作协在申城多地打造现实题材创作基地,包括陆家嘴金融城、张江高科技园区、临港新片区等。作家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曾推出《城中之城》《上海报告》等长篇小说和报告文学集;线上电子刊《上海纪实》成为发表现实题材作品的新兴平台,并选编年度优秀作品出版《如歌的岁月》等。 文汇报:沪上文学队伍不断壮大,在培育挖掘新人方面,上海文学界有哪些探索? 王伟:近年来,上海初步形成了创作门类均衡、...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1214/c403994-32307057.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2月14日7时28分32秒 “静安讲坛”成立:烟火气中的沪味人生...水平,静安区图书馆与静安区作协联合推出了“静安讲坛”。10月30日,“静安讲坛”揭牌仪式在静安区图书馆举行。讲坛的首场讲座“《心居》:看得见的城市——烟火气中的沪味人生”也邀请到了新海派作家滕肖澜、《上海纪实》副主编孔明珠、华东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胡笛来到图书馆,与读者们共同探讨书中的沪上味道和人间烟火。 静安讲坛揭幕。本文图片 陈孝明 图 静安区作家协会主席殷健灵首先介绍了“静安讲坛...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1101/c403994-32270424.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1月1日11时16分2秒 守正创新,推动新时代上海文学事业繁荣发展...合作,建立起分布城乡各地的多个文学创作基地,机制化地推进“深扎”和有关创作,先后围绕改革开放30周年等重大节点,推出《城中之城》《浦东人家》《上海报告》等长篇小说和报告文学集。上海作协所属线上电子刊《上海纪实》,成为发表现实题材作品的新兴平台,并选编年度优秀作品出版《如歌的岁月》等实体书。2020年新冠疫情来袭,上海作家积极行动,以极大的创作热情,在三个月内写出900多首新旧体诗歌和40多篇报告文学,全景...
专题#专题#喜迎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各团体会员工作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906/c441019-32219077.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9月6日15时38分41秒 不负担当使命 努力发展新时代文学事业...合作,建立起分布城乡各地的多个文学创作基地,机制化地推进“深扎”和有关创作,先后围绕改革开放30周年等重大节点,推出《城中之城》《浦东人家》《上海报告》等长篇小说和报告文学集。上海作协所属线上电子刊《上海纪实》,成为发表现实题材作品的新兴平台,并选编年度优秀作品出版《如歌的岁月》等实体书。2020年新冠疫情来袭,上海作家积极行动,以极大的创作热情,在三个月内写出900多首新旧体诗歌和40多篇报告文学,全景...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827/c403994-32210399.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8月27日10时7分14秒 寸印繁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毫无疑问,陈望道的这本译著,为中共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底座。 1992年春天,邓小平在南巡讲话时曾这样说:“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 (节选自《上海纪实》2021年第一期)
新作品#纪实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614/c404019-32129793.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6月14日9时39分4秒 “红色起点”创作研讨会发言摘登发力“红色起点” 繁荣上海纪实文学创作 高韵斐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城市血脉中流淌着红色基因。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上海要把这些丰富的红色资源作为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永担在肩,切实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中奋勇争先、走在前列。“红色起点”系列是上海文学界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是上海作家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诞...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1230/c419351-31983629.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12月30日8时27分38秒 建筑如何可阅读?这项文学大赛给你答案...一等奖由四川作家杨献平的《丰饶之境——阆中记》获得,在这篇作品中,作者从伏羲、女娲、汉武帝一直写到袁天罡、李淳风、李白、王维等数十位古代圣贤名流,将他们与建筑结合,表达了慎终追远、缅怀先贤的主题。在《上海纪实》主编朱大建看来,作者一路在看风景和古老的建筑,一路在沉思遐想,文辞流畅优美,思考层层递进,针脚绵密,充满哲理。 香港作家戚元《半山亭与“半山亭记”》获得了散文组二等奖,她通过视频谈到,建筑是凝固...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930/c403994-31880542.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9月30日8时19分34秒 纪录片,重新走红的背后...初,范士广以为要讲述拍摄的幕后故事,“我对很多媒体都讲过一遍了。”他表示。直到记者说明,这次的重点是聊聊纪录片整个产业是否迎来转型,他顿时来了精神:“一定是!” 11年,是范士广从业的年龄。早期,上海纪实频道的《档案》栏目,属于历史类纪录片,有时由他一人担任编导。拍摄量不大,倒是资料搜集、文本写作更耗精力。 那是个心无杂念的年代。纪录片大多出自几家电视台,市场化很少,偶见一些专业学生的独立小作品。...
艺术#影视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608/c419388-31738709.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6月8日8时50分16秒 首届“永业杯”现实题材纪实文学大赛,宗福先获一等奖...顾,获得了本届大赛一等奖。 宗福先(中)凭借对其话剧《于无声处》创作历程的回顾,获得了本届大赛一等奖。 写作就是要顺从民心、尊重民意 首届“永业杯”现实题材纪实文学大赛的评奖范围是《上海纪实》电子刊创刊5年来刊发的现实题材纪实文学作品,以及2018年12月30日至2019年11月30日期间收到的征文来稿。征文期间收到自发来稿1000多篇计500多万字。19名评委投票评出30名获奖者。 ...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509/c403994-31702926.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6月3日6时14分36秒 诞生过《包身工》《小木屋》的上海,今天需要怎样的纪实文学...中写到,库伦旗百姓们特地为杨睿哲立了纪念碑,上面是易解放和爱人写给儿子的一段话:“您,是一棵树,无论活着,还是倒下,都是有用之材。活着,为阻挡风沙而挺立;倒下,点燃自己给他人以光明和温暖。” 接续上海纪实文学创作的丰厚传统,发掘一批新生力量 “评审过程中,不少纪实作品是对中国现实生活飞速发展的描述,比虚构更真实、更有力量。”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文艺评论家杨扬认为,上海这座城市需要强有力的纪实文学。...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509/c403994-31702176.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5月9日8时26分31秒 文学镌刻上海抗疫:记录那些璀璨交辉的身影和精神...“一个人就是一道风景,集聚在一起,就构成了这个时代的画卷。” 继续推进抗疫主题书写,凝聚上海纪实文学写作力量 据上海市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伟介绍,自2月6日起,隶属于上海作协的电子刊物《上海纪实》就在微信公号持续推出防控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专辑,至今已推出近三十篇抗疫主题作品。这些作品的题材涉及上海抗疫的多个方面,包括支援武汉的一线医务人员的感人事迹、本地医疗和防疫人员艰苦努力、关口和社区工作人...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418/c403994-31678660.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4月18日8时55分37秒 以纪实文学谱写抗疫进行曲...状况。“城市的道路就是毛细血管,复工复产很多人以公交为主要的交通方式,正是有了这些公交工作人员在背后默默地坚守,才使整个城市正常运转。”寒烈在10天之内就完成了写作。 出版社提供平台 如今,《上海纪实》电子期刊上已经推送了上海抗疫纪实作品近30篇,比以往的频率增了一倍。市作协党组书记王伟介绍:“这些作品的题材,涉及上海抗疫的多个方面,包括支援武汉的一线医务人员的感人事迹、本地医疗和防疫人员艰苦努力...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413/c403994-31670695.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4月13日8时10分25秒 一场文学界的抗疫纪实:凡人小事和人间大爱...所未有的写作体验,对一线战士们的担心、思念、心疼、崇敬等情感交织,让她似乎更理解诗人艾青的那句话“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还有更多作者在记录这场抗疫战争。到目前为止,《上海纪实》电子期刊上已经推送了上海抗疫纪实作品近30篇,比以往的频率增密了约一倍。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王伟说:“这些作品的题材,涉及上海抗疫的多个方面,包括支援武汉的一线医务人员的感人事迹、本地医疗和防疫人...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410/c403994-31669349.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4月10日15时27分33秒 《西门,西门》...只剩下河这一岸的西大街一条街,西门终究是缺了半壁江山,也无法形成真正江南古城的气场。当然,能留下西大街,并保护性开发建设,总是好的。每一次的重返,就是一次再次书写西大街的创作冲动。2016年春末夏初《上海纪实》电子杂志主编朱大建先生约我写篇嘉定主题的文章,于是书写的进程就没有理由不开启了。本打算一万字左右的篇幅,结果写着写着第一稿是四五万的篇幅,在第一稿的基础上修改增补扩展成现在的十万字以内的长篇非虚构创...
书汇#书摘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318/c404067-31637604.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3月18日9时45分6秒 《西门,西门》...书成长的地方一直是生命和写作的滋养和来源。尤其对西大街,西门一带,充满感情。2017年初,西大街搬迁保护工作启动,也就意味着原生态的西门老街人文生态成为过去式。作者产生了书写西大街的创作冲动,初稿在《上海纪实》发表后得到好评,作者在此基础上修改增补扩充至十万字篇幅的文本,并增加了一些新旧照片及插画。曾经生活过的那条街已经不可能宛如昨日,但文字还可以让我们记得那条对作者、对老嘉定人有着切肤体验的西门老街。 ...
书汇#新作快读#X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318/c405085-31636893.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3月18日8时12分4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