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215 篇有关 《一剪梅》 的页面,用时 0.122秒.

第1页  共11页

《天津文学》2025年第4期|武歆:天津师傅(中篇小说)

   ...人:后面会讲。感谢关注。 大石榴:不容易呀!人家二十八岁创业了。我现在都三十八岁了,还一事无成呢。 宝顺@大石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加油! 一剪梅:还可以多介绍一点生产知识吗?我感兴趣。 宝顺@一剪梅:没问题。 第二段 说书唱戏劝人方,三条大道走中间,善恶到头终有报,人间正道是沧桑。各位看官,您了好!“宝顺的调料世界”来了,接着给您讲故事。 1927年,这一年的中华大地,发生了太多的大事小情。南昌...

新作品#报刊在线#《天津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8/c419004-4045560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1日8时49分18秒 《秋葵卡农》:爱引领我们成长

   ...。 这部篇幅“并不算长”的长篇小说,杂糅了大量的古典诗词、儿歌童谣、童话故事、流行歌曲等诸多元素,从而使得文本的语言风格呈现出自然流畅又不失诗性童真的特点。比如,李清照的《凤凰台上忆吹箫》《如梦令》《一剪梅》等古典诗词的大量援引,使文本充溢着浓郁的诗性。《我有一只小毛驴》等儿歌童谣和《小红帽》等童话故事的恰当运用,为小说增添了童真、童趣。《我比一棵树更孤独》《后来》《爱情像太阳》等流行歌曲的反复使用,不...

儿童文学#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3/c404072-4042382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4日9时50分11秒 宋朝过年的滋味

   ...。”在包厢里,看到苏东坡一副字,看到王安石一首诗,看到米芾米癫子一幅画,是不是感觉自己也文雅起来了?这包厢叫沁园春,那包厢叫永遇乐,隔壁的叫贺新郎,对面的叫卜算子,依次过去是忆江南、水调歌头、定风波、一剪梅、西江月、浣溪纱、渔家傲…… 宴乐古已有之,《周礼》说,“凡祭祀、飨食,奏燕乐。”《诗经·小雅·宾之初筵》就描述了钟鼓齐鸣的宴乐场景:“宾之初筵,左右秩秩。笾豆有楚,殽核维旅。酒既和旨,饮酒孔偕。钟鼓...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7/c442005-4040981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7日7时28分27秒 花酒共舞易安词

   ...真实的花,更是词作者情感的外露。比如最著名的小令之一《如梦令》: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用落花表达忧愁之感,是唐宋诗词的惯例,李清照则贡献出“花”意象的两个名句,先是《一剪梅》的下半阕: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她让不变的相思之苦,结合变动不居的环境,形成情感的寄托,“残花”既是时间逝去,也是外化兼物化的情愫。再有《声声慢...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0/c442005-4039904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0日8时34分6秒 细说李清照的“女性情愁”

   ...宵试灯等节俗风貌。作者通过考证,将词作产生时代的物质文化呈现到读者眼前,令读者仿佛身临宋代社会。也正由于考证,作者对词作的本事与创作时间总是严谨的,有着不盲从于前人观点的新见,如对元人《琅環记》所载《一剪梅》本事为送别的辩驳、对《鹧鸪天》中的凄苦心情非“婕妤之叹”而是思念故国的阐述。正因不断地追问、考证,作者的鉴赏做到了不盲从,在坚持感性解读的同时又不乏理性的思维。 将词放在彼时环境下解读固然能够有更加...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5/c404030-4036869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5日9时33分46秒 一剪梅

   ... 梅第一次出现,是在冬天。那时麦还是一个翩翩少年。 梅白皙,纤弱,缄默,不无娇羞。 麦偷偷地告诉小伙伴明人,她身上还有一股芳草的清新。说这话时,麦的眉眼带笑,目光却跳荡着,不可捉摸。 私下里,他们就以一剪梅代称她了。麦这么提议的。没说太多的理由,明人觉得也挺有味道。 梅是从麦的老家、安徽的乡下来的。她是来临时帮佣的。麦的外婆老了,走路也颤颤颤巍巍的了,她和麦住一块。麦的父母在内地务工,一年半载才回沪一次...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1/c404018-4036673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2日10时57分5秒 首都图书馆庆祝建馆111周年

   ...作对、解密谜题、华服巡游,解锁穿越体验。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骆玉明、中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杨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讲师韩潇三位诗词大咖将用他们的讲述带读者赴诗词山海,展古韵芬芳。舞蹈《只此青绿》、故事演绎《一剪梅》《将进酒》等情景演绎,将引领读者观众与古人在“只此青绿”中交流,在镜花雪月中对话,在把酒言欢中碰撞。“梅香永在——纪念京剧大师梅兰芳诞辰130周年”主题展将于10月22日在首都图书馆华威桥馆开展。展...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21/c403994-4034394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25日18时44分23秒 牛潇霞:冶力关之诗词(五首)

   ...年岁岁丰。 闻临潭诗词之乡授牌有感 一阵清风送墨香,偷来绿砚笔飞扬。 群英荟萃传佳话,揽尽山河字里藏。 周末莲麓半山别墅小坐 一湾碧水傍村生,烟柳参差雨欲晴。 我与浮云山半坐,松风阵阵著词声。 一剪梅·卓尼古雅山所见 初雪纷纷折柳愁。携伴登高,千景横浮。日轮惨淡断云垂,盘栈幽亭,琼玉含羞。栖雀啾啾洮水流。风动苍林,坠雪迷眸。山衔落日可知还?西岭搔头,欲说还休。 雨霖铃·夜深无眠 遮星蔽月,断云微...

专题#专题#跟着作家看临潭#古体诗词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14/c459230-4032068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9日14时24分40秒 关于《九歌》:希望它是个完整的苹果,有意思的故事

   ...有关,跟江南有关。有这么一个说法,一个人永远走不出童年的烙印,一个作家可能终身都在书写他的童年。所以我写江南小镇的故事,比较容易找到感觉,闭上眼睛,旧街、石桥、桥下的船、马头墙上的青苔,以及蒋捷写的《一剪梅·舟过吴江》“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这样的画面,会自动跳出来,无须搜索,也无须情绪酝酿。 此外,写作者多少是要追求自己的风格的,一条路走了很多年,要留一个属于自己的脚印——沈从文先生将其比喻为风格。比如...

儿童文学#作家印象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12/c404073-4029688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12日8时21分22秒 一对高士两连襟——姚名达与陶今雁

   ...陶今雁三部诗词集中专咏姚名达的作品多达十余首(阙),主要是晚年所作,尤其是修了显微亭之后,陶先生常到显微湖边散步,喜在显微亭中独坐,有感而发,发即为诗(词),留下了动人的佳作。如1991年7月7日作《一剪梅·七月七日凭吊显微亭》:“池上轻风剪绿波。翠岸清阴,时听弦歌。春来巧匠置奇硪。烈士亭前,肃肃峨峨。 疾首前朝外患多。教授从戎,誓扫凶倭。以身殉国作先河。亭外松杨,万祀婆娑。”2000年10月作《中正大...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20/c404063-4026024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20日6时28分16秒 孙健:冬日晚阳

   ...后,其他人都走了,只剩下陈大壮和刘梅。刘梅看他一眼,说:“你多久没理发了?看你的头发又长又乱,像刺猬似的,马上要比赛了,今天去理理发吧。”“好的,吃了早饭就去。”他挠了下蓬乱的头发。“商业街上有个叫‘一剪梅’的理发馆,我儿子开的,他的理发技术棒得很,到他店里理吧。”刘梅笑着说。他连忙说好。“待会儿我给小兵打个电话,让他给你理得仔细点。”刘梅说。“不用,我都一大把年纪了,没那么讲究。”他暗自高兴。 吃过早...

新作品#小说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17/c404017-4023819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22日8时50分5秒 在湖南,有这样一座文学村庄

   ...周萼梅们打捞起来,重新焕发出文学的光彩。 “昔日村民灾难深,贫富差分,苦度昏晨,兵灾人祸害黎民。先辈拼争,有梦难成。红日东升耀楚荆,蔚起人文,经济繁荣,新楼栉比吻晴空。巨变山乡,遐迩闻名。”(周萼梅《一剪梅·石桥村今昔》) 清溪村的悠久文脉并不曾断绝。立波的后生们,承继前人的宝贵遗产,用自己赤忱的文情,接续起心怀天下的文学传统。 怀念立波的,不仅仅是周萼梅。村民周权的奶奶已经90多岁,曾经长期接受过周立...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15/c403994-4019618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15日8时43分22秒 一滩鸥鹭

   ...,奴面不如花面好。”新婚之后,李清照的生活极为甜蜜,上述自况的文字,不过是对丈夫撒娇,也透露着女儿家的一份自信与得意。当她心中那棵艺术之树在爱的浇灌下茁壮成长时,丈夫外出为官,夫妻分隔两地,离别之作《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便跃然纸上:“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面对离愁别绪,李清照没有唉声叹气,她静坐房中,潜心修习诗词艺术。《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恰...

新作品#其他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29/c419926-40149170.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29日8时43分13秒 “和诗以歌”为中国音乐注入经典基因

   ...作曲技术相得益彰,作曲家们将这些特性注入朴实感人的旋律中,真情流露,由此孕育了大量“情歌”风格的古诗词歌曲。例如,《但愿人长久》歌词改编自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月满西楼》歌词源自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新鸳鸯蝴蝶梦》选用了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等。 古诗词歌曲的创作主要有两种手法:一是为古诗词原词谱写旋律,代表作品有《但愿人长久》《独上西楼》《滚滚长江东逝水》《满江红...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122/c419389-40123395.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22日8时30分51秒 《词品》里的精神世界

   ...悲壮、境界之深远,令人叹为观止,开创性地发展了词的表现能力和艺术境界。因而,王国维《人间词话》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词品》说,“宋人中填词,李易安亦称冠绝”,可谓至公至允。李清照的一剪梅、点绛唇、醉花阴、如梦令和晚年的声声慢,共同构成刻画作者早年与晚年身世家国巨大反差的艺术高原,而这些作品共同具备的艺术特色,是她一以贯之地以寻常之语造清新之境的炉火纯青。 词是古代商品经济社会高度...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106/c442005-40111347.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6日11时59分24秒 《西边太阳东边月》

   ... 立秋(二首) 77 水调歌头·雨水漫过秋 78 雨霖铃·北国初雪 79 清平乐·寒露朝晖 80 醉花阴·立冬梦雪 81 唐多令·芦苇满江洲 82 谁问衣添粥可暖 83 一剪梅·初冬 84 唐多令·朝晖洒沙洲 85 流金岁月篇 路过街边的梧桐树 88 半夏的夜 89 五月的山村 90 假若你能做我的新娘 91 当太阳把青春献给雪山 92 夏日...

书汇#新作快读#X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412/c405085-32662801.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4月12日16时38分38秒 颦:一种情态 几处闲愁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坐愁红颜老”,正是“独坐亦含颦”的注解之一。“惜春”,更是惜青春。“颦”是惜春时杨柳轻拂的点点愁思,也是“雨打梨花深闭门”虚负青春的无限怅惘。正如唐寅的《一剪梅》: 一剪梅(明)唐寅 雨打梨花深闭门,孤负青春,虚负青春。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雨打梨花深闭门”,引用宋人...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310/c442005-32640961.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3月10日8时31分54秒 《满江红》:从“爽片”中辨认张艺谋

   ...间被拉长、被放大,相应的,一部分属于人物行动的时间,悄悄隐去了。一如在时间上的障眼法,影片的细节也没有做到它标榜的严密。歌女瑶琴和小兵张大为了传情、言志,两度唱过“何日归家洗客袍?”这阕词出自蒋捷的《一剪梅·舟过吴江》。蒋捷出生时,金朝已覆灭,他亲历的亡国,是蒙古铁骑南下,南宋军队兵败崖山。《满江红》的背景是岳飞身死,宋廷南渡,南宋初年的人们唱着宋亡以后的词,多少是显得突兀的。当然,这个“纰漏”,一定程...

艺术#影视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128/c419388-32613088.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月28日9时15分14秒 形象思维与文章之美

   ...语。”作者还常精选形象来最后压轴,这叫“结情于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辛弃疾失意落魄,夜宿古寺忽被钟声惊醒:“老僧夜半误鸣钟,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他不说心中的凄凉,却说“卷地西风”。蒋捷的《一剪梅》写乡愁,写时光流逝的无奈,结句却是“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这都成了传颂不衰的名句。 下面是笔者几篇写历史人物的文章,当然都是对这些人物的解析、褒奖和崇敬,但收尾时却无一字言情说理,而只取一形: ...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120/c419351-32610559.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月20日8时36分17秒 向阳峰赏雪

   ...望雪下得越大越好,积得越深越好。 故乡的冬天,每年都会下几场大雪,往往先下雪粒子,然后是鹅毛般的大雪,漫天飞舞。每到下雪时,我总爱站在空旷的田野,仰面朝天,张开嘴巴,摊开双臂,情不自禁地大声唱着《一剪梅》:“雪花飘飘,北风萧萧……”任凭雪花飘落在我的脸上、身上、衣襟上。记得小时候,邻居奶奶常常在雪天收集一些干净的雪,装入大玻璃罐中,密封保存起来。邻居奶奶告诉我,干净的雪水是能够治病的,我也学着老奶奶...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111/c404018-32603918.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月12日8时45分3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