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敞开的圆融而不失锋芒的晚期风格,是当下文学研究的应有之义。 一 既然要走向“晚期”,必然要经过的一个阶段便是“中年”。 “中年”作为一个使人产生危机感的范畴,是与“青春”的合法性一同被确立的。关于“少年中国”与“少年”之关系前人论述颇多。这批被历史询唤的青年,冲破桎梏旧中国几千年的长者为尊的传统,以弱冠之龄、而立之年撑起民族国家救亡图存与文化革新的重任,那是一个宏大叙事大行其道的年代。在《伤逝》中,对“...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6/c404033-4046875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7日9时16分26秒 新文化运动的重识与再现...教育会及国民党方面虽与陈独秀、胡适关系不错,但在推动新文化运动事业上却并无沟通联系。《新青年》同人,除陈独秀、李大钊先后予以呼应鼓吹外,胡适明确表示不赞成,甚至认为使得新思潮运动变质。与北大多有渊源的少年中国学会,则构成从《新青年》前期的新思潮转向五四后社会性文化运动的重要一环。 桑兵先生重视事实与认识的区分,既考究新文化运动的发生演变,又把握后来叙述的形成及本意,揭示历史叙述之所以如此的要因。两者一体推...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3/c404063-4046646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3日11时54分7秒 生命与学术共同丰盈——江冰的文化研究与学术世界...人终将成长,而社会总有人正年轻,对话年轻人,理解年轻人,关心年轻人,扶持年轻人,正是他当时的选择。事实上,江冰对年轻人总是满怀善意的。在中国历史上,崇老的社会惯性使“青年”群体长期哑然。但从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到五四一代,青年成为社会革新的扛把子;几十年后,1980年代的朦胧诗一代大概也算一次青年的声音;21世纪到来后,“80后”的发现则是网络世界与青年文化的一次合谋产物。正如江冰总结的,“80后”的发...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5/c404030-4046015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5日9时15分54秒 我们应如何对散文诗进行定位...17年5月,刘半农在《我之文学改良观》一文中最早提出了“散文诗”的概念:“英国诗体极多,且有不限音节不限押韵之散文诗。”1918年,他又翻译了印度歌者RATAN DEVI的散文诗《我行雪中》。此后,《少年中国》《新青年》《文学旬刊》上组织了多次散文诗的讨论,进一步推进了散文诗研究的深化。例如,王平陵认为,由韵文诗而至散文诗,是诗体的“解放”与“进化”,能够更自然地表达作者的深意与情感。郑振铎认为,“情绪”...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4/c404030-4045938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5日9时1分42秒 南北分野的文学地理学与审美的文化记忆...转向“边缘”,梁启超已经意识到清末之世界大势,即“中国实际已被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边缘化”。这与后来沃伦斯坦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处,只是沃伦斯坦认为边缘也会逐渐与中心融合。梁启超始终是有理想情怀的,“少年中国”是他另一个说法,中国在世界历史中,当会占一强有力之位置,“此乃将来所必至”。 《中国地理大势论》气势磅礴,立意高远,写出中华民族精神之脉象。虽为南北分殊之论,实则是寻求“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之深...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0/c419351-4043551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1日9时4分20秒 陈子善:《孙大雨卷》批校本...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弥尔顿(John Milton,1608—1674)、雪莱(P.B.Shelley,1792—1822),一首新诗《海船》被一九一九年的《少年中国》刊用,当时他只有十四岁,开始了他想作诗人的美梦。他再也不愿“守拙”若愚,而想大显身手,哪怕为此付出任何代价,也比平庸灰色地了其一生好。1919“五四”后不久的“六·三”爱国运动时,他还是个十四岁的初...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1/c404063-4043604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1日6时57分56秒 栾梅健:清末学制与五四新文学的发生原创...这种文人社团在全国各地普遍出现,蔚为大观。文学史家王哲甫说:“新文学运动勃兴以来,国内研究学术的会社团体如同雨后春笋勃兴起来,只就文学的会社团体而言,也是数不胜数。试举其重要的,如文学研究会,创造社,少年中国学会,未名社,语丝社,文学周报社,晨报副刊社,艺林社,上海戏剧社,摩登剧社,南国社,新月社,中国文艺社……或研究,或创作,或翻译,或讨论,都有良好的成绩。”[14]而根据茅盾的统计,在1922年到19...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6/c404063-4043238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6日12时16分42秒 新乡土写作与“五四”新文化传统的赓续与弘扬...更是责无旁贷。 例证可以举出很多。民国时期许多知识分子都意识到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首先有赖于乡村社会的改革,他们不仅有理论自觉,而且躬亲实践,在现代中国的乡村改革和乡村复兴史上书写了大大小小的篇章。譬如少年中国学会,会员们提倡的工读互助,虽然表现的是会员对劳动与创造生活的追求,但在客观上对乡村的变革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会员余家菊演讲乡村教育问题,其中包括乡村职业教育、女子教育、贫民教育等内容,其“教育是立国之...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6/c404030-4043223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6日9时25分0秒 张炜:寻找少年中国...老万玉家》题目很家常,但是情节跌宕,高潮起伏,为什么会以这样貌似寻常的题目命名?全书第一句“美少年历险是早晚的事”非常引人注目,您在塑造舒莞屏这个少年的时候,为什么让他外形如此完美? 张炜: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影响深远。具体到一个“少年”的形象,到底又应该是怎样的?这引人想象。他有非常美的形貌,极其完美,他文武兼备,朝气蓬勃,忍让、锋利、警觉、好奇、勇敢,有开拓未来的全部可能和条件。所以,我对他寄托了对...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28/c405057-4024528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日15时52分58秒 “国教”重建:论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的审美国家设想...5],梁漱溟指出“以美育代宗教”即“完全艺术化的社会人生”[76],田汉在《少年中国》发表的看法能代表时代之风,且与蔡元培的社会历史观察颇为接近: 我们“老年中国”因为灵肉不调和的缘故已经亡了。我们“少年中国”的少年,一方面要从灵中救肉,一方面要从肉中救灵。惠特曼是灵人而赞美肉体的,主张灵肉调和的思想,所以要纪念他——蔡孑民先生主张美育代宗教,就是希腊肉帝国主义精神之一部,因希腊精神是灵肉调和。[77] ...
文史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30/c404057-4039219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30日9时56分33秒 白鹅潭畔...程安排,晚上8点还有音乐诗会表演,我们便开始往回走。演出在负一楼小剧场,场地不大,演出队伍却浩浩荡荡,现场座无虚席。演出共分为“北国风来”“岭南风雅”“粤海风云”三个部分,其间童声合唱《辰龙》、朗诵《少年中国说》、疍家咸水歌《漂泊》等节目引得观众阵阵喝彩。特别是刘斯奋用粤语朗诵由其本人创作的《广州赋》,将晚会推向高潮。 演出结束后,馆外游客已渐稀少,“甲板”四周一片静谧,只有身披彩灯的游船不时从身后缓缓经...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3/c404018-4038140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8日10时9分8秒 科幻诗学问题与当代文学的知识论...长,美国现代语言协会(MLA)理事。兼任复旦大学校聘顾问教授,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研究人员。曾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员迪尔沃思学者,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王安博士后研究员等。著有英文著作Young China《少年中国:青春话语和成长小说》(哈佛,2015)、Fear of Seeing《看的恐惧:中国科幻的一种诗学》(哥伦比亚,2023)两部;中文著作《中国科幻新浪潮》(上海文艺,2020)、《批评与想象》(复旦...
科幻#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7/c404080-4038383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7日10时9分16秒 诗词是世面,山野是生活...变在更细微的地方。 以前,崔思敏说自己“正义的路都想走”,例如老师、警察,但现在他说,“我知道还有宇航员、特种兵,还有很多职业,只要是为社会作贡献的,我都愿意努力。” 最近,语文课上学到梁启超所著的《少年中国说》,崔思敏在最后一段认真做下记号。“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崔思敏说,读到这里,会想到自己去过的那些地方、见到的那些人。“那个藏在诗词中的远方,我会通过努力,靠着自己...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7/c403994-4038382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7日9时48分28秒 “归根想象”的一挹清新的努力...梦的青年,穿越多样性而进入纯粹。城市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一种精神载体,蕴含着一代以至几代人的奋进历程与参与意识,同时也包含着“自我领会性”的深切期待,提醒着现代性的复杂经验与国族叙事的交织。 文化唤醒与“少年中国” “种子在哪里都发芽”,只要理想“还在心中响起,我们就是雄狮”。虽然一路跌跌撞撞,对周遭环境锲而不舍的应答、追问与揭发,实际上不仅有强烈的自我投入,更包括了中华武术与巴西柔术、泰拳争锋过程中的文化与...
儿童文学#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6/c404072-4038309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6日10时32分48秒 《雄狮少年2》:烟火尽染少年时 蓬蒿不没雄狮志...与青年化的重要案例:拨开争议的迷雾,中国场景、中国形象、中国现实、中国精神如野草里跃出的雄狮一般清晰有力,如少年一般不惧挑战勇往直前。所谓“烟火尽染少年时,蓬蒿不没雄狮志”在此时具有了“东方雄狮”和“少年中国”一般的国族与时代意义。 (作者为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副院长,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执行院长)
艺术#影视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6/c419388-4038304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6日10时7分34秒 “非异人不写”的张炜,用新作与少年的自己重逢...独药师》更为彰显,直至《去老万玉家》。编纂史料的经历也培养了张炜的学术素养,为他的文学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也是张炜的创作呈现不竭之势的重要原因。 读毕《去老万玉家》,仿佛穿越了时光的虫洞,我们可能与少年中国重逢,也可能与少年的自己重逢。那个海边少年立在历史关头,也曾踯躅彷徨,经过暴风骤雨,已积聚了勇气和希望,正在做出属于自己的抉择。 (作者系山西省作协签约作家)
专题#专题#行进的风景——《去老万玉家》#相关阅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0/c459801-4037937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0日15时43分22秒 施战军:去老万玉家,寻找“少年中国”我在笔记中最早写的四个字是“少年中国”,舒莞屏到底和“少年中国”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但是在小说里面他数次写到巨兽,海边非常罕见的灾难性天气的描绘,大风来了以后把冰坨子掀起来,面对这些东西我想到,就像一匹健壮的小鹿,或者一个非常健硕的、非常俊美的小骏马,是那样一个形象。当这样的小马、当这样的小鹿遇到怪兽,他写的是这样一种东西。所以《去老万玉家》其实就是这样一个美好的生灵要去巨兽家,就是这种感觉。 这部书从少...
专题#专题#行进的风景——《去老万玉家》#相关阅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0/c459801-4037936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0日15时36分21秒 《去老万玉家》:青春旅程中的生命成长...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去老万玉家”的激情与历险,恰是一代人精神成长与淬炼的镜像和缩影。 《去老万玉家》的主人公舒莞屏是一位“美少年”,他形貌俊美,孔武有力,坚定执着,拥有蓬勃的生命力。这个能够代表“少年中国”概念的个体,铁与血的人生历程,以及顽强冲出黑暗奔向光明的自我成长,闪耀着青春激扬的动人光彩。作品中,舒莞屏由广州同文馆返乡送别恩师吴院公,又情深意重地誓要完成吴院公“去老万玉家”的临终嘱托,从而开始...
专题#专题#行进的风景——《去老万玉家》#相关阅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9/c459801-4037850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9日14时25分15秒 张炜:一个美丽传奇被毁掉两次,你仍然要相信爱的力量么?...好奇、勇敢,有开拓未来的全部可能和条件。所以,我对他寄托了对这个民族最好的希望和想象。但这又是一个个案,他生于什么家庭,受过什么教育,谈吐如何,师长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都得心里有数。他是具体的,少年中国的形象一直在我心里徘徊,所以要寻找一个能够足以代表这个概念的个体,并不容易。舒莞屏不完全是优点,他也有一些软弱和胆怯,有一些小聪明和小机灵,但总体上,这个少年是单纯的、纯洁的,是满腔热血的,是很正的一...
专题#专题#行进的风景——《去老万玉家》#深度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9/c459799-4037841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9日11时2分18秒 张炜:寻找少年中国...奇、勇敢,有开拓未来的全部可能和条件。所以,我对他寄托了对这个民族最好的希望和想象。但这又是一个个案,他生于什么家庭,受过什么教育,谈吐如何,师长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都得心里有数。他是具体的,“少年中国”的形象一直在我心里徘徊,所以要寻找一个能够足以代表这个概念的个体,并不容易。舒莞屏不完全是优点,他也有一些软弱和胆怯,有一些小聪明和小机灵,但总体上,这个少年是单纯的、纯洁的,是满腔热血的,是很正的...
专题#专题#行进的风景——《去老万玉家》#深度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9/c459799-4037841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9日10时57分2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