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14 篇有关 “向外”的写作 的页面,用时 0.201秒.

第1页  共1页

从“东北文学”到“新东北文学”

   ...需要研究,这些年轻的写作者需要在另外的视域下才能被看到。而这另外的视域也借用了“东北文学”“东北作家群”的概念能量,同样使用了“新东北文学”“新东北作家群”。 2019年,黄平等在《“向内”的写作与“向外”的写作》中用“新东北作家群”指称双雪涛、班宇、郑执这些作家。黄平于次年发表《“新东北作家群”论纲》一文,对“新东北作家群”的出场方式、主题与风格及未来进行论述。2021年又出版了《出东北记:从东北书写到算法...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8/c404030-4042077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9日9时13分34秒 肖映萱:网络文学评论之困如何破解?

   ...面遮蔽了其他书写。这或许是一种将小众网文向主流转译的策略,但也仍然值得反思。 第二是评论写作的困难。 在筛选出值得评论的网文作品后,要以什么样的方法和语言去写作评论?我们常常面临两种问题:一种是过于“向外”的写作,太希望将网络文学与传统的文学批评和理论体系接轨,在旧的话语中掩埋了网文自身的新生特点和鲜活魅力;另一种是过于“向内”的写作,太沉迷作品内部的情节、人物与世界设定,未能跳出读者视角把一部作品放置在类型...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7/c404027-4038382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7日9时48分43秒 走近格勒——“铁西三剑客”的影视化

   ...15)张大春:《小说稗类》,第108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6)金宇澄:《繁花》,第554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 (17)黄平、张定浩:《“向内”的写作与“向外”的写作》,《文艺报》2019年12月18日。 (18)班宇:《逍遥游》,《逍遥游》,第94页,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20。 (19)班宇:《未来文学预言》,张悦然主编:《鲤·时间胶囊》,第7页,...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226/c404030-32631518.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2月26日23时15分45秒 “东北文艺复兴”的伪命题、真问题和唯“新”主义

   ...w.ii77.com/bagua/332128.html。 (53)陈晓明:《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第11页,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 (54)张定浩、黄平:《“向内”的写作与“向外”的写作》,《文艺报》2019年12月18日。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108/c404030-32561380.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1月8日9时52分26秒 《应物兄》词、物、人关系爬梳

   ...知识分子重新确立自我身份给出方向。 参考文献: [1] 李彦姝.《应物兄》中的人物声音及其他[J]. 当代文坛,2020,(06):62. [2] 张定浩, 黄平. 向内”的写作与“向外”的写作[N].文艺报,2019-12-1. [3][4][5][6][9][12]李洱. 应物兄[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65,65,67,260,881,1040. [7]罗新璋.翻...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401/c404030-32389924.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4月1日10时33分50秒 再造“集体记忆”与重探“九十年代”

   ...宇、郑执为代表的一批东北青年作家迅速崛起为文坛的醒目存在。然而盛名之下,争议存焉。如何看待他们与特定“时间/空间”密切贴合的叙事取向,批评家们态度迥异。典型的例子是黄平与张定浩名为《“向内”的写作与“向外”的写作》的对谈,不同于黄平对上述作家的激赏,张定浩明确表达了对他们的批评。在他看来这些作家对“外部”集体情绪、“边缘”生活经验以及特定群体的过度征用,不仅压抑了反思的可能,也造成了基于普遍人性的个体叙事的缺...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1221/c404030-32313360.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2月21日9时52分16秒 李彦姝:李洱《应物兄》——声音的诗学

   ...6页,第252页,第242页。 [12][13][14]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下,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645页,第656页,第657页。 [16]张定浩、黄平:《“向内”的写作与“向外”的写作》,《文艺报》2019年12月18日。 [23][25][德]海德格尔:《哲学的终极和思的任务》,载《面向思的事情》,陈小文、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67页,第87页。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1112/c404030-31928468.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11月12日9时18分18秒 希望,还是虚妄?——当“东北文艺复兴”遭遇“小资”读者

   ...评论家李陀也参与了这次讨论。讨论形式活泼,内容丰富。本刊编发,希望能对读者、研究者有所启示。 ——编者按 杨晓帆(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这次讨论缘起于张定浩、黄平题为《“向内”的写作与“向外”的写作》(《文艺报》2019年12月18日)的对话中有关“新东北作家”的意见分歧。这场对话打开了许多值得跟进的话题,涉及如何评价作家创作,以及如何看待当下批评在面对这一事件时所折射出的不同美学理想、知识谱系...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1009/c404033-31884980.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10月9日8时33分49秒 父亲:作为一种文学装置——理解双雪涛、班宇、郑执的一种角度

   ...起源》,赵京华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7页。 [28] [英]迈克·弗雷恩:《哥本哈根》,胡开奇译,《剧本》2004年第10期。 [29]张定浩、黄平:《“向内”的写作与“向外”的写作》,《文艺报》2019年12月18日。 [30]黄平:《“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以双雪涛<平原上的摩西>为例》,《扬子江评论》2017年第3期。 [31]黄平:《“新东北作家群”论纲》,《吉...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826/c404030-31837191.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8月26日8时50分33秒 何谓“东北”?何种“文艺”?何以“复兴”?

   ...了反省,尽管那可能是有意为之。参见鲁太光、双雪涛、刘岩《纪实与虚构:文 学中的“东北”》,《文艺理论与批评》2019年第2期。 6 15 22 24 26 85 张定浩、黄平:《“向内”的写作与“向外”的写作》,《文艺报》2019年12 月18日。 7 “开卷”显示,截至2020年2月,双雪涛销量最好的作品《平原上的摩西》数据为 20227,班宇《冬泳》为80265,郑执《从此学会隐藏悲伤》为1708...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508/c404033-31700921.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5月9日9时3分23秒 2019年文学理论评论:在历史与当下之间

   ...些细部,我们不难辨认出已被文学界呼唤许久的“锐评”“锐见”的影子。有关于此,我想还有一篇文章值得一提,那就是张定浩与黄平发表在《文艺报》2019年12月18日的、充满“抬杠”精神的《“向内”的写作与“向外”的写作》。有趣的是,《文艺报》微信公号在编发此文时,正是使用了一人“抬”一人“杠”的排版创意。这篇由特定争议观点衍生出的对谈,从对具体作家作品的判断分歧出发,逐渐铺展至陌生经验、底层生活、文学价值等诸多重要...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219/c404034-31593897.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2月19日8时44分39秒 《要你好看》

   ...体。 福楼拜说:“我们通过裂隙发现深渊。”所谓裂隙,就是距离,是两个个体间的关系。人的一切感受,哪怕是人对物的触觉,归根结底都可以归因于人与人的关系。外界即他人。这样的写作发端于自身,但却是一种“向外”的写作。 对小说来说,不同质的人物关系最为迷人,男人与女人、老人与孩子、城里人与乡下人、领导与下属、文质彬彬的君子与一个粗胚等等,都形成了有趣的碰擦和对峙,这里容得下庖丁之刀。警察与小偷常写常新,显然隐...

书汇#新作快读#Y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627/c405086-30090604.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6月27日10时0分14秒 朱辉:从抓痒到点穴

   ...体。 福楼拜说:“我们通过裂隙发现深渊。”所谓裂隙,就是距离,是两个个体间的关系。人的一切感受,哪怕是人与物的触觉,归根结底都可以归因于人与人的关系。外界即他人。这样的写作发端于自身,但却是一种“向外”的写作。 对小说来说,不同质的人物关系最为迷人,男人与女人、老人与孩子、城里人与乡下人、领导与下属、文质彬彬的君子与一个粗胚等等,都形成了有趣的碰擦和对峙,这里容得下庖丁之刀。警察与小偷常写常新,显然埋...

评论#创作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6/0818/c404032-28644420.html 发布日期: 2016年8月18日0时13分16秒 从抓痒到点穴

   ...体。 福楼拜说:“我们通过裂隙发现深渊。”所谓裂隙,就是距离,是两个个体间的关系。人的一切感受,哪怕是人与物的触觉,归根结底都可以归因于人与人的关系。外界即他人。这样的写作发端于自身,但却是一种“向外”的写作。 对小说来说,不同质的人物关系最为迷人,男人与女人、老人与孩子、城里人与乡下人、领导与下属、文质彬彬的君子与一个粗胚等等,都形成了有趣的碰擦和对峙,这里容得下庖丁之刀。警察与小偷常写常新,显然埋...

报刊#文艺报#第三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6/0817/c405171-28641468.html 发布日期: 2016年8月17日7时6分15秒
1